「
◎破壞日常常規的俗民方法論
……先要求找到一位適當的實驗對象,和他進行會話,然後將對手在會話中「每一個」詞彙代表的意義,都逐一嚴格確認,再寫下這段會話的過程成為報告。想想看,對每個詞彙都逐一確認意義,想必可以消除溝通可能的誤解吧?但結果並非如此,反而造成溝通的完全崩潰。以下這個報告的內容就是典型的例子。
【例】A(被實驗者)揮著手微笑的向B(實驗者)說:
A:你好嗎?
B:請問你是問哪一方面的好?我的身體狀況、經濟、學業、還是心情……?
A:(臉色變紅、然後開始生氣)嘿!我只不過禮貌上打個招呼,我幹嘛知道你什麼東西好!
……
◎「國家」的雙重定義
……我們在日常生活常會用到「國家」這個詞彙,像是「我喜歡日本這個國家」、「日本的國家施政方針出現變化」等等,都說得通。但是社會學在使用「國家」這個概念時,就沒有這麼鬆散了。因為做為日常用語的「國家」可以寓含多樣的意義,但社會學專門術語的「國家」,卻不能把日常生活的用法搬過來用。回頭看上面兩個例句,其實兩個「國家」就寓含了不同的意義。第一個國家用來代表整個日本的自然、風土、文化、人民;而第二個國家則用來代表「政府」。亦即,日常用語中的「國家」至少混用了社會學專業用語裡的兩個概念:其一是具有地緣意義的「全體社會」,其二則是扮演政治功能的「政府」。有了這種認識,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愛國心」既被當作值得歌頌的美德,卻也被認為是應該反抗的惡行,……了解社會學的專業詞彙,應該可以解開不少這一類的曖昧問題。
……
◎「犯罪」的功能論(?)解釋
……對社會學而言,「沒有犯罪的社會」未必就是「理想的社會」……甚至要說,在某種意義之下,犯罪是「正常」的現象。……請注意一點,用這種方式理解犯罪,或以社會學概念談論「犯罪是社會的正常現象」,絕非肯定犯罪行為本身,也絕非誇獎殺人者的勇猛。
……對社會而言,犯罪對「未來社會」是有用的。第一,我們可以先從「犯罪是社會多樣性的指標」這一點來討論。如果一個社會很少發生犯罪,在某種意義下應該是高度同質性的社會,社會成員的意識和行動都有高度一致性。這個社會固然犯罪很少,然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也較弱(亦:與生物多樣性高較能適應環境變遷同理),因為這個社會從未準備面對迥異於現行規範的新觀念和新行為。相對的,如果一個社會經常發生犯罪,也就是經常有人偏離規範的社會,雖然裡頭窩居了很多諸如罪犯之類的偏差分子(負面意義的偏差者),但換個角度看,等於也是存在很多預告新觀念和新行為的人(正面意義的偏差者)。這種容許價值觀多樣性的社會,反而比較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所以說,犯罪的存在,其實是社會多樣性的一種面向。
……第二,犯罪對「現在社會」也是有效用的。……犯罪制裁(sanction)對社會有效用。社會不斷對犯罪施加各式各樣的制裁,社會的成員才能不斷確認社會規範還在運作。……如果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因而能夠透過制裁案例了解「社會容許的行為/社會不容許的行為」之間的分格線……這樣一來,社會規範就更加鞏固了。
……
◎社會學看法西斯的崛起
……人由共同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一方面被賦予自由,另一方面也斷絕了與他人的穩定結合關係,並被推入孤獨與不安之中。隨著現代化勃興,布爾喬亞階級在名義上和實質上都得到自由。但是,對於沒有辦法享用新自由的中下階層、貧困階層的人,由共同體解放出來,卻只是重新扛著不安與無力的重擔,對於這些沒有積極性思想的人,思想自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主體化的社會環境,強制要求人要「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如果人無法承擔,變只好認同一個超越性的權威並積極奉獻自己,用以解消不安與無力感。(此外,二戰後美國的麥卡錫主義也是屬於現代國家類似的情況)
」
--《基礎社會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