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嘗試寫兩種版本:文青版與大眾版。看不懂可以拉到下半部看大眾白話簡單版!
2016 七大好書(如果可以複雜,誰想要簡單版)
38選七
1有故事的人,坦白講。:那些愛與勇氣的人生啟示 /壹週刊人物組,時報出版
沒有頒給同時出版的「對照組」《華麗的告解》,老實說,還是因為我對小人物的偏心。《華麗的告解》沒有不好,只是執筆人還是太有存在感。《有故事的人》是由好幾位爐火純青的記者共同寫作,在記錄他者之餘,已沒有篇幅、故沒有餘裕,加入向讀者揮手,以尋求識別的姿勢。比方思考,批評。這些小人的故事本身就撼人到,再無須多少雕琢。大人物有時是相反,得處心積慮讓它開花。
最後,這是困擾我自己很久的問題之一:我們這些能夠且願意執筆,文從字順交代自己的人,已經是一個封閉的圈子。還缺我一個同質異構的自體增生、自我重複嗎?真正差別、以致精彩,值得被記下的故事,都由這些小人物帶進棺材裡了。基於這點,格外感謝這批記者,在有生之年,替我們在社會結構輾壓成粉齎最下端,嗚咽的咽喉深處,搶救出那很可能不被聽見的聲音。
2臺北女生 /許菁芳,二魚文化
我有朋友說:她說的東西,沒有不好,就是太簡單了。在高牆與雞蛋之間,要選擇雞蛋,這種政治正確,是膝反射。我覺得對,但我還是愛它。在詰屈聱牙的口水戰裡,我愛它毫不掩飾的政治正確。我喜歡它森七七:「……自甘沉淪的台灣人。」朋友說:2008~2016,尤其是2012,真的有好多學長姐因為這個原因離開台灣。
--你們這麼灑脫的走,留下什麼給我們呢?這關算我唯一過不去的地方。想到就怒火中燒。能走的就走啊,給我們沒那麼多資本走不動走不了的為你燃成灰燼,報效這個不知前世今生的國家。散文和寫作者太接近了,一個箭步就能指到鼻子上。
只是--光聽到這些年代,就能心領神會無須腳註的,就是這本散文想要召喚的對象。就算如此,我也願意看了白幡就魂兮歸矣,聞到流蘇就心旌搖曳。有太多共同的符碼,我亦自甘沉淪於大學時光。又寂寞又美好。世界排山倒海迎接我初來乍到,生猛有力又遍地荊棘,又痛又過癮。如果再一次,我也不能過得更精彩。但讀這本書能讓我回到過去,彷彿拾起遺落在很前頭的失物,久遠到自己都忘了是什麼。
就算我知道作者和讀者幽冥兩契,是階級結構在裡頭作祟。我們可以光因為辨識、串起這些符號就得到優越,我,仍然心嚮往之。優越感也是貧瘠的我們刷存在感的方式。我似乎不太在意她,比較在意自己。所以,這算是很私心的推薦吧。
3文青之死 /賴香吟,印刻出版
賴香吟跨越了台灣文學的死亡山脈,翻過重巒疊嶂又近在眼前的黑色奇萊,寫出的「生之書」。I love《神鬼傳奇》,金色大書能帶走生命,相反的,黑色大書反而賦予印和闐新生。這就是一本黑色大書。每一景都是死亡,肉體的死亡、理想的幻滅、靈魂的墜落……各種意義,玉體橫陳的死。這是魔術:藉由死亡展示生之奧義。她對於「那個死亡」不斷來回辯證:生難道就好嗎?死的積極意義正在於:被迫直面生的有限。她從「被留下來」的倖存者,活成「留下來」的自願者。
是《挪威的森林》的渡邊,在經過那個死到宇宙盡頭的直子後,終於能擦去眼淚說:嘿,木漉,我是選擇活下來的。最後遇見了生之繁茂的綠。賴香吟精細觀看著死,臨摹著死的外型,創造了小小的、對於生的呵護寶愛。我很欣慰她做到這點,這讓她劈開一條道路,人煙罕至,但背影看起來過盡千帆,安心穩妥,理直氣和。
4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劉若凡,衛城出版(2015)
這是發生在台灣現實存在的《蒼蠅王》,弱肉強食:長於論述的師生,壓倒關心療癒與輔導的;說話大聲的人,容易吃到糖果。但我更想說另一個面向:這也是師生不再上下從屬,而能平起平坐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前例可循,所有人都像王安憶《啟蒙時代》最後,站在廢墟上赤裸著、但也頂天立地的少年。在黑暗中摸索,在荒原裡建制。建制規範,也重新連結人與人的關係,尤其摸索非典型的「師與生」的關係。
我喜歡那個殘暴的案例:校方片面規範的「三大天條」、片面決定宿舍作息,都引發茶壺裡的風暴。最可怕的不是學生吵吵嚷嚷,最可怕的是他們安靜無聲,從此關閉溝通。本來由師生雙向協作的學校體系土崩瓦解。且看後來他們怎麼花費極大力氣重啟協商,最重要的,修復彼此的信任。這簡直是個微型的社會實驗場。我不知道這些學生(或老師)作為實驗對象是否符合倫理,他們長大後又如何接受這個強迫你俯首馴服、名之社會化的世界。但我非常感動。像一場名為長大的夢。我想成為自己,我想看看自己是什麼、如何辦到、又要犧牲幾何。這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是所有人的信任共同促成了這個機會。理解人,重要權威者的幻滅、和自己的侷限,這就是「成為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啊。
5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 /飲茶,大牌出版
這是一本哲普書。我熱愛各種知識的普及書。特別是哲學史。哲學發展內在的性格,有種不斷推翻前朝、打臉長輩的暴力感,酣暢淋漓。然後這個作者飲茶,滿好的。他之前就出過西方東方哲學各一本,把從古到今的哲學家叫上擂台PK。讀了這本書,覺得竟然有個學科像堵塞而淘氣的胰臟,把自己從內部消化掉:後結構主義解構了最後一尊神,結構主義;最後也把自己解構掉。維根斯坦以「語言遊戲」為哲學敲響喪鐘,布希亞還要說「時代已經結束在這,不會再出現新的主義!」來鞭屍。這不是很令人振奮嗎?叛逆到最後就銷融自己,狂得我拍爛手叫破好。
讓我選進這本書的,是最後的結論。作者預期「下一個時代可能的哲學」會是什麼呢?如果按照每個時代的主流哲學都是為了解決當代社會文化的病根,那麼,人們如何不用再勞動(工作)、屬於「大量的閒暇」的哲學,會是下一代啟蒙心智的哲學。尼特族是真正的哲學家。被他點名拯救世界的彌賽亞,持續的等待果陀。
6謎途:流亡路上的烏托邦 /尹雯慧,台灣圖博之友會
西藏(Tibet)對台灣是個重要的他者:面對同一個侵略者,要處理流亡(後裔)的問題。但西藏更可憐,自己的國家沒了,要冒命翻山到別人國家。達賴喇嘛駐錫的小山城達蘭薩拉(Dharamsala),曾經是一個稍有體制的收容中心,但日漸變成一個轉口港:從境內到境外的藏人不為待下,他們到這裡學完境內不能教的傳統藏人教育,還要再回去。或者短暫停留,看看能不能申請到先進國家的難民簽證,奔赴更好的前程。
我到過達蘭薩拉,是個天空高遠的山城,印度人和藏人駁雜而居,簡直要說:寧靜致遠。但不,流亡者在佛低垂的慈目下先是手足無措,繼而無所事事,可能染上毒癮、性病,反正--彷彿沒有明天。尹雯慧用七個流亡到達蘭薩拉的圖博人來說故事,以繡繪藏地唐卡的耐心,映射一個值得台灣人認識的異族兄弟。
7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花亦芬,先覺出版
我不知道大家對「轉型正義」的認識。曾經我也認為這是一個政客的困獸之鬥,想要鬥倒敵人的政治操作。大一時還在筆記上寫:「……你怎麼知道清算別人後,被清算的不是你?」呃,我錯了。韓國的用語更簡單,就叫「歷史導正」或「過去釐清」。本來清算這個詞是中性的,但在中文語境裡因為文革黑掉了。不過原始的意義就是指:還原過去發生的事,讓它再也不要發生。
這本書是國際的轉型正義模範生,德國,的轉型正義過程全紀錄。對磨刀霍霍準備進行轉型正義的台灣,我想仍是普及相關知識的操作手冊。原來德國不是一打完仗就知道什麼叫轉型正義、就知道該怎麼做。是大量的辯論、否認、受傷中,慢慢孕育結痂。作者也提及在轉型正義匱乏的年代,德國人如何壓抑戰爭陰影(受害者與加害者皆然),集體的歷史不義,如何引發集體的心理不健康,最後禍及子孫。德國的轉型正義還不只一次,要做兩次:一次去除納粹,一次釐清東德共產政權壓迫。這麼艱難的事人家做到了,眼前還有也正舉步維艱、但努力向前的韓國。台灣人可以讀讀這本書,想想有沒有轉型正義的需要,如果有又該怎麼做。
2016 七大好書(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版)
38選七
1有故事的人,坦白講。:那些愛與勇氣的人生啟示 /壹週刊人物組,時報出版
有一本書是同時出的,叫《華麗的告解》,它是寫一些總統、市長或名人。沒選它是因為作者好像比較想刷存在感。是比較喔。不是說寫《有故事的人》的記者群不想,只是文章太短了,沒辦法加太多自己的話。而且小人物的故事本身就很精采了,不用再錦上添花。
再來這本書讓我想到自己的問題。就很不想再寫東西,或寫東西之前很猶豫。因為我寫的東西就已經跟別人很像了啊,基本上都是不缺錢不缺時間的人寫的。但這些人的生活條件都差不多,故事就很像複製貼上一樣。真正懷有精彩故事的人,可能很窮、很忙,反而沒有那個美國時間,把它精彩的故事寫出來。所以這些記者做得很棒。
2臺北女生 /許菁芳,二魚文化
我朋友說它沒有不好,但太簡單了。我覺得也對啦,但複雜了太久,人家覺得簡單也滿有力量的啊。這本書很生氣,罵2008年的台灣人自甘沉淪。朋友說因為國民黨又上台,很多學長姐真的跑出國讀書。
這是我唯一不爽的地方吧。你們能出去讀書,像我一樣笨或沒錢的人呢?幫你守著你不要的台灣,是什麼意思?拿錢來啊。
不過,說到底,我就是這本書想要交的朋友,我猜啦。因為我聽到關鍵年代馬上就知道它要說什麼。有些人可能會罵這點,但我還是願意跟它做朋友。做不到朋友的人可能是因為嫉妒。我沉淪大學的回憶。這本書讓我有回到過去的感覺。我知道是因為我們家都算有錢,讓我們都能念台大,所以我才會被書裡頭的共同點給吸引到。但是沒關係,我還是愛它。但是比較個人私心的。
3文青之死 /賴香吟,印刻出版
很好看的小說。賴香吟之前的小說都刻意避諱她有個作家好朋友死掉的事情。上本書大力寫認識她的過程之後,感覺賴已經成功放下了。她這本書雖然都是寫死,很多不同的死,但都是為了跟你說:就是因為有死,所以生命很寶貴。因為時間會過去,所以現在很重要。
這是一條人不多的路,我覺得賴香吟很堅強勇敢。
4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劉若凡,衛城出版(2015)
這所學校裡的老師跟學生是同樣的地位。所以校規應該也要一起討論。但學校竟然自己宣布幾個不能違反的事項,稱為天條,還硬性規定宿舍的作息時間。學生氣氣。有人激烈的抗爭,但也有人選擇不抗爭,但是也不跟學校溝通了。但這就完蛋了,因為學校本來都是兩邊要一起討論才能作決定,現在另一邊很冷漠,也不幫忙管理學校秩序。校方只能想辦法重新建立好兩邊的關係。
這個過程很讓我感動。因為它真正把正在長大的青少年當人看。在小時候如果我們就學到:爸媽老師不一定是對的,是人就有錯誤的地方、不會的事情,我也是人。這就是成長呀。而不是全部都給很兇的訓導主任去管,小朋友只要照做照聽,最後就出社會變成被壓榨的成人。
5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 /飲茶,大牌出版
這是一本把哲學講得很簡單的書。據它所說,哲學把自己給毀滅掉了。有哲學家說唉唷我們玩的就是語言遊戲啦,不用認真。有哲學家說時代結束囉,掰餔。很叛逆吧!叛逆本來就是哲學的本色,你可以用哲學思考來對大人或社會進行叛逆。但最後叛逆到把自己變不見了,Magic!
不過最棒的是它最後說,下一個世代會影響很多人的哲學,將會是告訴我們:為什麼不用工作是對的的哲學。我很期待,因為我討厭工作討厭上班賺錢。日本有一群不工作的人叫尼特族,它說他們是哲學家。我完全認同!
6謎途:流亡路上的烏托邦 /尹雯慧,台灣圖博之友會
西藏跟台灣很相近,都被中國威脅說是他們的土地。但西藏更可憐,西藏徹底不見了,西藏人又稱圖博人只好爬喜馬拉雅山到印度去。印度北邊有個小山城是收容這些西藏人的,但這些西藏人都不待在這,他們想在這學完西藏的傳統知識之後回中國,或者再想辦法去先進國家住。
所以這個小山城就越來越糟糕,等在裡頭的人找不到工作,可能會吸毒或染病。這本書用了七個西藏人的經驗來講整個西藏的故事,處境很雷同的台灣人一定要看。
7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花亦芬,先覺出版
轉型正義這個名詞聽起來很難,但意思就是:要檢討以前很壞的政府,把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查清楚,然後設計辦法讓事情不要再發生。台灣都不知道要怎麼樣做,我覺得可以看一下德國的經驗,大家都很推崇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