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勤掇拾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6-12-21
【當我們談論白色恐怖,我們在談些什麼?:政治恐怖的文學見證與社會啟示】
/湯舒雯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普仁堂

*《安妮日記》:當我們談論安妮法蘭克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我們記憶的是小女孩或者集中營的滿地屍首,自然是不一樣的
-作家再現白色恐怖的什麼給我?我們的歷史記憶從何而來?
-「白色恐怖」:用詞需要解釋,但意象十分精準,像霧一樣朦朧、事後追認與描繪的感覺結構/時代氛圍,文學創作也是如此
-「恐怖」:由國家對內行使的恐怖主義,CP值極高的統治術,殘暴一小部分人恫嚇整個群體
-國家恐主義可怕的不是規範、禁制,而是「線是浮動的」,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越線
-但是時代裡既有人性最骯髒噁心的黑色大書,也有庇護、拯救的白色大書

-紛亂的記憶並沒有問題,統一的記憶問題才大;但更大的問題是,現在的紛亂都只在小圈圈,大眾根本不CARE~
-台灣白色恐怖真正受到處決的,數人頭的話「只有」3000人,連零頭都不到。如果暢談台灣的經濟奇蹟、政治的寧靜革命,就對當時的統治者歌功頌德,那這些死掉的人,算什麼呢?
-台灣白色恐怖沒有高潮起伏的起訖,所以大多數人不知道該如何談論、記取這段記憶

*我們做夠了嗎、可以厭煩了嗎?不,「我認為我們根本談得不夠,每個時代的白色恐怖根本都不一樣」,但有人去做這些細緻的整理、面向大眾的傳播了嗎?
-「我認為轉型正義在政治上已經被玩死了,政客們已經認為它結束了。我認為未來會發生的領域是文學、電影、劇本……」

*碩士論文「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集體記憶與文化創傷」,處理四位作家:葉石濤(1925-2008)、陳映真(1937-2016)、郭松棻(1938-2005)、李渝(1944-2014)--取樣不同省籍、立場與性別的作家,觀察是否具有某種共相、模式,能說所有人都在那時代的感覺結構之中
-台灣白色恐怖小說「見證的危機」
斷裂、匱缺敘事
無辜、意外敘事
迷態敘事
-葉石濤〈紅鞋子〉:不像外國的「見證小說」鉅細靡遺寫下見到誰、說了什麼…而是反高潮地被抓、審問、還押的判決書,沒了--讓前面的自白效力完全塌陷。敘事者到底是什麼?為何參加那個讀書會?不知道。對小說裡的國家而言也不重要。
-他們的主人翁都不能、也不想自己講話,都要靠書信,甚至國家的文件、檔案。陳映真〈文書〉發瘋的主人翁、最後一段「診斷證明書:(略)」--文學家在做什麼事情?留下的空白除了是壓迫下的寫作技藝,實情為何?給後代的歷史記憶會產生什麼印象?
-意外敘事:有一天誰就不見了、有一天誰就死了;無辜敘事:讀書「會」死--郭松棻〈月印〉就是個極好的破口理解無辜與意外敘事
-尤其是無辜敘事,極大值召喚讀者的同情心這種普世情感--我們傾向放大故事中,清白無瑕無辜的人。但為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只聽到這樣的故事?
1.是不是我們只願意聽這樣的故事,所以說故事的人只能這樣講?
2.什麼叫無辜清白?判準是誰的?(我:國家啊)為什麼只鼓勵清白的行動?

**我們能不能看見「不標準、不模範」的受難者?現在的受難者賠償都還只賠「冤假錯案」(也就是說,當時「犯法」的人都不能申請賠償,即使是為了反抗國家威權和恐怖體制)
-迷態敘事:沒有解答。作者不給,即使讀者(或主角)以為自己知道。如郭松棻〈草〉,是留學生懷鄉小說?結果出現了那‧個‧結‧尾,讓你必須重讀整篇小說

-或李渝〈夜琴〉,是閨怨小說嗎?「為什麼人人都要去不見呢?這是一個人人都要去不見的時代。」--最終才出現一句,「黑暗的水源路,從底端吹來水的涼意。聽說在十多年前,那原是槍斃人的地方。」

-周婉窈:「國民黨近乎40年的威權統治到底影響何在?(…)我想討論的是那來自於『無』或『欠缺』所導致的負面作用。」
-時代不是終結就終結了,從這些文本裡看見的是我們跨世代的無與匱乏

*那麼,該如何記得?
-「我有一個想法,雖然這個想法常常被罵。」政治領域常常神化文學,尤其寫到白色恐怖,就不敢碰,覺得都是神聖的,不去區別好的壞的作品;文學領域則有潔癖,不想讓政治的意識形態介入我們
-然而,集體創傷若不經過處理,就不會進入集體記憶,我們不會成為「共同體」
-有人認為那與我無關,就是說我還不認為你的創傷與我有關,那國家、社會,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創傷,是需要「建構」的:讓創傷成為文化創傷
-其實國家的行動都在「建構創傷」啊,例如哪一天要放假、告訴你黃花崗72烈士很偉大
-從林江邁→二二八事件
*So,How?「說一個(好的)新故事。」
-檢視這對承載群體「有效嗎」?

-4個核心命題:
痛苦的性質
受害者的性質
創傷受害者與廣大受眾的關係
責任歸屬

1.痛苦的性質
-例如:南京大屠殺是「屠殺」、還是「戰爭」?
-你要提供這個社群更多詮釋觀點
2.受害者的性質
-例如:誰死的多?外省人或本省人慘?菁英死傷慘重而與大眾無關?
-兩個層次:身分(如省籍)、性質(白色恐怖被害人究竟是被動牽扯或主動介入?怎樣的受害者「值得同情」?)
3.創傷受害者與廣大受眾的關係
-白色恐怖時代是已然完結的時代,還是仍然具有某種當代、當下的意義的議題?
4.責任歸屬
-誰實際上傷害了受害者?
-台灣太多「泛天意論」與「類宿命論」敘事
-不要再拉到遠景然後拍吃飯,顯示這件事情只是因果循環、人類就是這樣、最後仍然回到日常

*Joseph Brodsky:「與一個沒讀過狄更斯的人相比,一個讀過狄更斯的人,就更難為著任何一種思想學說,而向自己的同類開槍。」
*「如果猶太大屠殺再次發生……誰會藏匿你?誰又會背叛你?」

*為什麼我們要攪弄社會的傷口,去處理一個只會離我們愈來愈遠的事情、去進行轉型正義?
-「如果白色恐怖,或任何一個極權政治再次發生……誰會藏匿你?你會藏匿我們嗎?」--我們這個確實經歷過白色恐怖、極權政治的社會,卻從來沒有處理過這個問題。等於面對這個病毒,沒有抗體
-以至於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樣的品格教育能教人成為救人者、讓我們成為一個共同體,能讓這個社會裡的所有人,知道怎麼做,啟動反抗威權體制的SOP

-《無法送達的遺書》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IMG_1214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2-17【《晚間娛樂》下午開講:且談頹廢閱讀】
/張亦絢
@竹東瓦當人文書屋

*不在「推理系譜」之中,沒有章法地閱讀和漫談,這本書就是「亂入」與「亂出
-和推理的感情很長,但卻沒有認真算入自己的創作系譜,這方面還是純文學比較單純(可以輕易說出被張愛玲、被黃春明影響等等)
-「電力不足」時讀推理,隔天就能再進入《永別書》的工作狀態

*非推理的知識反而襯托出推理(小說的精彩)
*「無聊」(煩、無滋味、無生慾~恨、暴力;愛的無能,「無能為力去愛」)
-在無聊不可收拾前,推理能使我變得有聊(注意力、好奇心)
-興趣:是需要培養的、是需要社會網絡的參與感--經過設計的問題(法文/mIndɚhIӘ/若無其事、不著痕跡;並非大張旗鼓,但有形式在的)
-「形式」對人是有作用的,如好看、清晰,就是快感、愉悅,這些形式「一點一滴餵養我們的身心靈」
-所以興趣+形式/設計--人的參與就會更深(被邀請去合唱vs自己在家唱)

*頹廢閱讀
-頹廢?:沒志氣與力氣,「容易受傷的男人或女人」,裡頭有一個傷患,有未被言明的標籤。有一首雄壯的法文歌「〈我病了〉」XD
-憂鬱、沮喪,是勇敢太久的問題
-耍廢?無意圖地閱讀:憂鬱症患者中止事業後讀完紫氏部,後來反而從中汲取女性成衣的靈感--但如果當時他是刻意為之,為了重振旗鼓而讀,大概也不會好

*無標博愛座,「保持空白」:弱如何分辨?1.他可能不想被標出來,2.弱有其歷史
-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會落入「弱」,身分、權力、財富…都是會變動的--想跟弱的人站在一起,是很基本的人性

-而,什麼是弱?
後川普「認同政治的危機」:民權運動建立起的價值受到反挫
反歧視是認同政治的一環,保守派卻因反對反歧視而創造出「政治正確」一詞
認同政治追求的是:「我想被肯定;我要更肯定你。」

沒有機構注意想躋身中產的白人勞工「不如人」的匱乏感
推理小說在這20年間一直發出警訊
攻擊護家盟/下福盟「無知」,但無知也是一種弱勢啊--對話可能一開始就中
斷了
然而在推理小說中,同志、恐同的文本量不夠大,直到《圖靈的毒蘋果》

-《晚間娛樂》的兩點不足也已在書中自陳:1.同志,2.台灣本土

*《圖靈的毒蘋果》
-恐同者讀之最有幫助
-啟示並非變得不恐同,而是恐同者做出了不恐同的行動;該書主角(或是敘事者?)從同志很慘的生命裡得到勇氣
*在「弱勢」列隊中沒有被點到名的人,也是有人在文化上被邊緣化的(如美國的低階白人,如台灣的護家/下福盟?),許多文化養分是沒有讓他們得到的
-本來覺得《晚間娛樂》「沒有包袱」,但後來才發現是一本政治性很高的書(「請大家要為我保密……幸好不是倒過來」)

-〈《獄門島》〉對當時讀者不必言說的「鐘」的意象,是建立在當時經歷戰爭的人民,都知道的納粹「徵收15萬口鐘」的戰爭經驗。所以,繁複的詭計是寄託在什麼上面?--推理與知識放在一起,會雙雙跳出更新的滋味

*推理小說有社會關懷嗎?
-為什麼認識作為(男性)警察的「性」重要?--「權力」(代理人)並非無性的,它可能因為人性而偏斜
-「求知不想到性,是不完整(?)的。」

*本格派發展出「十誡」:作者和讀者要公平競爭,讓讀者深度參與

-推理小說十誡
1. 兇手須在故事前半段亮相,但要防止讀者完全得知他的思路
2. 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
3. 不許有密室、秘道。
4. 故事中不應出現不存在的毒藥、以及太複雜需要長篇解說的犯案工具。
5. 有色人種中不可有中國人。
6. 決不可透過意外事件和直覺能力來破案。
7. 偵探不能犯罪。
8. 偵探不應把焦點集中在無關案情的線索,避免誤導讀者。
9. 偵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維應該坦白;其智商最好在一般人之下。
10. 除非先寫出有雙胞胎,否則兇手不准是雙胞胎。

-推理小說二十守則
1. 必須明確、公正的將所有線索呈現給偵探與讀者。
2. 除了兇手的詭計,不得用寫作手法誤導讀者。
3. 故事中不能摻有戀愛成分。
4. 偵探和兇手不能是同一人。
5. 必須經由合理的推理緝兇。
6. 偵探為了破案就必須要有探案的行為。
7. 必須要有屍體來引發讀者的正義感。
8. 不得使用占卜等超能力來緝兇。
9. 一部作品裡,只能有一個(主要的)偵探。
10. 兇手必須要有相當的戲份。
11. 兇手不得是奴僕之輩。
12. 雖然可以有幫兇,但只該塑造一個主要的兇手。
13. 兇手不得以大型犯罪組織為後台。
14. 不得以(尚)不存在的手法行兇。
15. 必須貫徹唯一的真相,並為此提供讀者線索。
16. 不宜使用太過華麗的文采。
17. 兇手不得是(有案底的)慣犯。
18. 不應以死者其實是自殺或意外死亡收場。
19. 兇手應有屬於自己的犯罪動機
20. (為了湊成偶數)以下手法太過常見,務必避免使用:
-兇案現場發現菸蒂,所以兇手應是癮君子。
-以各種手段脅迫兇手自白。
-製作假指紋。
-用替身製造不在場證明。
-(被害人的)狗不吠表示兇手是熟人。
-兇手是雙胞胎(之一)。
-使用瞬間致死的毒藥。
-兇案現場在警方來到時才變成密室。
-問案時,透過嫌疑犯的反應來緝兇。
-結案前,偵探破解暗號(死前留言)找出兇手。

-島田莊司主張:推理要回到本格!(=解謎=娛樂≒沒有社會責任…)張亦絢讀了後:「你這假本格。」愈死硬的本格,其實都是社會派。「你們這些只想得到娛樂的人,我讓你知道什麼是人應該有的社會感。」
-而社會派的松本清張才本格,要讓謎題嵌入一個合乎現實社會的形式,謎題結構是要很嚴謹的

*推理小說還應該有個(新?)任務:「照顧」
-不再只是找出兇手,而是要去照顧該被照顧的人。
-阿嘉莎《謝幕》(算是「變格」):誰都會殺人。沒有被照顧好的人就會成為兇手--而這當然是很有社會感的問題啊,如果你也認為照顧是一個社會責任的話。

*思想,是要打扮的。
-賦予價值/加值(法文的名詞直接當動詞,好棒喔),也許解謎並非唯一的思想重心
-屠格涅夫《獵人日記》讓俄國思考廢棄農奴制(表面是打獵,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Q:我可以沉迷於頹廢地打電動嗎?可以把為了自我提升而買的書全部丟掉了嗎?
A:
-你還不夠頹廢。我頹廢到在看《美麗優雅一次到位》,裡頭有一句對那些想美麗優雅一次到位的妹妹們說:「不要想抽出讀書的時間。」
-看書要看到願意自己做圖表,「一秒讀懂…」系列
-頹廢閱讀是有盡頭的。(如果覺得無窮盡,表示你還不夠頹廢啊[?])



14600976_1601661256514818_6615725210087678337_n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0-26【《受困的思想:臺灣往何處去?在世界的知識地圖上為臺灣辯護》巡迴講座最後一站】
/吳叡人
@清大水木書苑 

あいさつ(招呼)
1.
來到清大的提問:新竹擁有知識、社會實踐上的獨立性,但是否形成新竹、清華、交大學派或運動路線呢?
2.
出版社刻意選擇與各地獨立書店、而非連鎖書店合作,也是一個地方文化的agenda,「這本書和我本人都是一個工具。」
3.
賴和:「時代的進步不代表人民的幸福。」(原文似乎是:時代的進步,與人民的幸福,原來是兩回事。」

本書背景說明
4.
從來沒有作者的認同、甚至沒有學術的野心。讀書只是為了自我生命的解惑。
5.
「等到台灣獨立之後就開始我的偵探小說研究。--我的內在其實非常豐富美好的,都被台灣苦難的現實……」
6.
本來人生規劃要寫四本書(博士論文、散文、雜文?、詩集),「寫完四本書之後就應該閉嘴,然後被遺忘--」寫書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一件違反人性潮流的事「--這本書是個意外。」它不能用來升等,「這要先跟各位說明。它沒辦法做專業歸類。……這是被台灣瘋狂的命運、這11年來瘋狂的歷史逼出來的。」
7.
就像黑格爾說的,福爾摩沙藉由我的手寫出來,我就像乩身或靈媒,被歷史書寫,「歷史理性藉我的手展現了自身」。所以這本書是「被書寫的」;是貝多芬、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愴曲。「這本書對心理衛生不太好。」
8.
直到「歷史的爆炸」:太陽花,才再次檢視台灣的政經發展。
9.
追問「什麼是台灣人?」並不是台灣文學或台灣史研究「inventing Formosa」的企圖,而是(更往前一點地?)「有沒有辦法好好地做一個台灣人」,「一個世界公民」。還是後藤新平描述台灣人的:怕死、愛錢、愛面子。一百年來的統治者就抓住了這個台灣人的特質,但台灣人有沒有別的可能?

雙重受困
10.
一重困境:知識上受困於中國。「台灣」過去不存在一個獨立的研究範疇。唯有從比較史的角度才能剝落於中國。二重困境:地緣政治受帝國夾擊,使台灣長期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西有中國、北有日本、太平洋彼岸有美國。
11.
96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中國製造台海危機。90年代的李登輝,和捷克的哈維爾、南非的曼德拉,幾乎是平起平坐的世界級政治家。當時整個東北亞、甚至全世界,都對歷史懷抱著樂觀心境,台灣也覺得一定有辦法從帝國突圍。當時中國「韜光養晦」,隨著02年受美國之邀加入WTO才重返世界,開始爾後的擴張,也奠定打不了台灣於是開始買台灣的策略。
12.
台灣的人文社會學者為了記點和升等,無力解決台灣面對的困境。瑣碎化的知識鑽研無法討論宏觀的問題,學院的學術分工又讓跨領域才能做的回應付之闕如。
13.
回到inventing Formosa那裡:不是建構台灣人,而是台灣人如何成為康德式的道德主體,用政治語言來講就是:台灣人走出台灣後,「如何出頭天?」

I價值面的民主化
14.
威權/獨裁政治,是會傷害社會的。統治手段(分而治之)使社會分化,國家暴力本身也對社會造成傷害。「除魅」讓台灣有機會清理記憶與心理的創傷。
15.
民主曾經被期待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但在台灣,民主化誘發了衝突,尤其是族群的衝突。
16.
因為許多左派青年抗議,他表達:堅持用「民族」一詞,就是要吐槽中共。「他們那麼機會主義地使用『民族』(如圖博、新疆問題),那我也要自己建構一套。」
17.
台灣(曾經?仍在?)面對「三個祖國」需索忠誠:白色中國、紅色中國、台獨。(本來還有日本啦,但他們戰敗了就不敢那麼囂張了)--最倒楣的就是原住民!
18.
台灣戰後的國家暴力,是外來的國家暴力;對比於韓國,如光州事件,是內部的國家暴力。

II
19.
只因為我們主張獨立,被美、日進步知識份子打成右派。Chomsky收回對反媒體壟斷運動的支持,因為聽到「這跟台獨有關」。美國這群左翼知識份子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美國資本主義,希望中國崛起抗衡美國。(蛤!I don’t understand this world!)
20.
直到今天,日台關係都很曖昧。要去清理遺留的殖民潛意識(日本看低台灣、台灣癡迷日本),不能消極地因共同仇中而靠近,應該積極地「因共同信奉某些價值」而靠近。
21.
《台灣論》(小林善紀,2000)奠基於「殖民地肯定論」的「日台共同體」,造成許多抨擊,但當今台派又始終沒有足夠的論述能應付對手攻擊台灣上一輩因為戰爭動員而形成的日本認同。一打日本就跳腳。
22.
還原到歷史本身。1.殖民體制不可辯護,這是前提。2.有建設就肯定,有傷害就批評。「歷史意識太多,歷史知識太少。」
23.
90年代日本曾經很進步,如〈村山談話〉(1995),維基:「該談話承認,日本藉由殖民統治和侵略,對許多國家的人民造成重大傷害與痛苦,特別是亞洲國家。」但很快就翻臉了。戰後東北亞永遠只有三個有意義的國家在進行談判,就是中日韓,台灣從來不在其中。

III
24.
沖繩和香港都在談自決和獨立了。沖繩的狀態已經像今天英國裡的英格蘭。「但你們想想,秉持現實主義的台獨,會不會支持『琉獨』?大聲點--不會!」台獨需要美軍保護,那就要繼續駐紮琉球,因為你們不要來駐紮台灣,就只好繼續犧牲琉球。然而,如果台獨以現實主義要別人犧牲,那別人也永遠會以現實主義犧牲台灣。例如見過面的(我忘了是哪位)琉獨大將為了增加影響力,已經開始跑北京、詆毀台灣了。
25.
「認同沒有對錯的!認同無善無惡,它是事實。你再去找原因。」
26.
香港只剩年輕人願意談到自決,和中年以上、包含他們的老師輩徹底斷裂。Sentimental的吳叡人不忍看他們孤立無援,也可以說台灣的政治以經成熟到可以提供理論支援、「革命輸出」,幫他們寫了一篇〈The Lilliputian Dream:關於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開始跟香港有了交集。

IV再脫困
27.
和世界交朋友;反求諸己:不要等別人救你。
28.
「我是獨派,但我是『社會獨』」一個國家的公民社會強盛,才是真正的獨立自主,不要再等救世主、等一個聖君賢相,來扭轉命運。
29.
2008年民進黨徹底衰落,台灣的公民社會適時補位,扮演起反對黨的角色,抵制行政權的擴張,這狀況一直醞釀到2014年318爆發。
30.
「318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他有兩個原因:一,王金平忘了鎖門。二,2008年野草莓以來身經百戰、無役不與的年輕政治工作者、民主運動的重要幹部。

V尾聲
31.
「這本書不是革命手冊也不是台獨教本,而是價值的分析。」
32.
所有知識上的努力都是一種返鄉的嘗試:為了再度離鄉,「讓世界在故鄉之中。」(疑似來自漢娜‧鄂蘭)
33.
「我這個乩童,靈力不足了。」希望它是揭露、是啟示,卻無論只能是遲來的揭露、隱晦的啟示--「這是一本失敗者的紀錄。」台灣的命運很需要好幾個世代最聰明的人,一起思考解決。
34.
尼采《查拉圖斯特如是說》:「在幸福的島嶼上。」講的不就是台灣嗎!尼采寫到「我們就是被大風吹落的無花果。」無花果不就是半世紀後的吳濁流用來描述台灣的象徵嗎!

35.
2013年有一個美國學者,直接在中研院,他的樓下,「囂張地」講「Say goodbye to Taiwan」,表示從各方面來看,中國併吞台灣已是必然局勢。
結果不到三個月,318發生,由於「王金平忘了鎖門」和野草莓以來栽培出身經百戰的年輕運動幹部,改寫了不只兩岸、甚至東北亞的地緣政治與歷史進程。他問在場的黑島青:你們那時候衝進議場,闖入王金平忘記鎖的門時,有意識到自己要改變東北亞地緣政治嗎?!
蔡英文當選後還特別到芝加哥拜訪那位學者,「小英很壞,根本特別去示威的。」搞到對方忙否認「當初標題不是我下的!」
吳叡人說不是因為算計好反抗後的成果,才選擇保持希望;希望是人存在之必要,是存在主義式的希望。「只要還希望著希望,就有希望。」

--

我的問題(回家才想到的):
1.
老師引用後藤新平說台灣人就是「愛錢、怕死、愛面子」,但又說台灣由下而上的社會力量一直很大,兩個描述沒有衝突嗎?我們可以說台灣人有什麼「本質」嗎?如果有的話,比較接近哪一種描述(到底台灣人在歷史上展現出來是什麼樣子)?
2.
如果每個世代都有特定的歷史任務,那麼老師認為現在20歲世代的我們,歷史任務是什麼?


IMG_6979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揚仁欽說法筆記@達蘭薩拉 DAY3

今天老師算是對昨天提問的心得與整理

*一個竅門,還沒科學根據:每人一模一樣的夢,在他學生中的80%

*保護自己,難道不要嗎?--愛我執不同於保護自己,修自他相換≠犧牲自己。自他相換是為了修得自己的快樂
*自立ㄗㄨㄛˋㄧˋ的成分(我比他人重要,或我與他人一樣重要)就是愛我執,而這是不可取的
*任何純善的念頭,都有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潛能--但對大環境的影響,就不一定如何
*「批評『放生』『破壞生態』,也只是為了替人類自己創造適合存活的環境」--洛纓老師

(不知為何跑出:「地獄門前僧眾多」「切勿毀謗佛法僧」)

*看到「沒有」≠沒有看到:科學無法解釋,可能只是還沒有有形的資料、形式,可供收集作為證據。沒有證據能證明,但也沒有證據能否定(佛家陳述的某種現象,如死後不腐)

*小孩子就有愛我執;愛我執的消滅如此困難→所以我們一定有前世,否則難以解釋

 Q「雙修」?
 A只攻擊藏傳佛教「雙修」,卻沒有講雙修的前面。死亡、睡眠、打嗝、打哈欠、乃至大樂(淫行;順降大樂--逆流大樂happier喔),能讓意識/心從粗到細。要足夠空信、足夠菩提心、足夠禪定(才能行雙修?)(程度要到「蘋果被你盯著會掉下來又接回去」可見前提深重,並非人人可行)。密說「不能洩精液」,因為大樂就被洩出了(明點),而紅明點(經血)與白明點(精液)結合才成為肉身(△但後面就沒抄到,因為聽嘸)

*那爛陀寺透過理由分析佛經,「如言可取」,來決定是否該相信。那種態度是:「即便是佛所說的我也不馬上相信,我要透過理由、透過辯證,來決定相信什麼」
*在成為佛教徒之前,反覆給自己提問,不要靠信心馬上成為佛教徒

*「上根者的引導方式」:學佛的四理由
1離苦得樂
2因果不爽(樂苦不是造物主創造,而是因果,要了解苦因、樂因如何消泯、累積)
3前世今生(認真去想到底有沒有前世今生。如果有,不覺得累嗎?那教你如何超脫)
4緣起今生
*「下根者的引導方式」:信阿彌陀佛就好了!→講感應不講理由

 Q「同性戀」?
 A愛異性→貪;愛同性也是→貪。最好都不要貪,既然要貪,那貪誰都沒差
*自然而然產生的愛,大部分都是貪心;「愛」要很努力才會產生
-人死而哭是因為「自己看不到他」、「自己離開了他」也是貪,如果知道他有後世、會轉世到好人家,怎麼會哭?

--

IMG_4606
老師也太Q XDDDD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揚仁欽說法筆記@達蘭薩拉 DAY2

 /蔣揚仁欽

 Q愛自己一點都不行嗎?
 A當然可以愛自己,但愛自己的同時要非常小心是不是落入「愛我執」;與其只想著如何愛自己,不如絞盡腦汁去學佛。煩惱來自於不實事求是,包含愛我執。愛我執的特徵:我永遠於他人之上--但憑什麼?

比你好→嫉妒;
跟你一樣→拼命壓制(競爭?);
比你差→輕視

*關於快樂、痛苦的「自然情緒」:想要離苦得樂,須先明白樂因、苦因何在
*主流宗教認為有造世主,並且向這個造物主祈禱,對於離苦得樂非常被動--佛家認為離苦得樂與造物主無關,因為不認為有造物主
-既然(愛我執)是苦因,苦因就要斷

*「主動的」離苦得樂給我們更大的快樂:feel yourself strong(鼓舞人心),操之在你

 Q如果我不覺得痛苦呢?
 A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痛苦XD--不由自主,心被煩腦操縱,才是真痛苦

*幸福不是來自那杯下午茶、那杯紅酒,是那顆容易滿足的簡單的心。董滿足的人,比較不易受外緣的影響
*沒學過佛法的人,頂多只能做到…(忘了),但不易操控自行--無論順逆,心仍然平穩安定
*如果沒有一套方法,那麼你的幸福將非常被動且脆弱
*「知苦」:知道被煩惱糾纏稱為苦
 -真自由:內心自由
 -練習討厭愛我執
*遇到困境,馬上反應:這是愛我執造成的--且佛家相信人有前世(且無「開始」,所以說:「無始以來」),所以不只愛我執造成煩惱--前世的惡業,也來自前世的愛我執
*因果不是「種X得X」,應該是「得X種X」,因為太多不確定因素。一果產生不可能來自一個因或有限因,而是無數因:關係彼此環環扣連
*但是大方向抓到,大致可以預測果為何
*如果幸福感增加:學佛對了

Q:佛教團體放生?
*佛教的善惡標準不是來自「身」、「語」行為,而是「義」:只討論動機(善與惡以動機區分,和身與語的行為無關)

*【因】:影響後者的能力
-一切因皆是果,一切果皆是因[果/因→果/因→果/因→……]
*【業】:與人為動機有關的因(心、身、語)(有黑業、黑白混雜業=灰業)
-【業果】:業造成的果

△老師在這題的意思似乎是,佛教辨別「善、惡」並不看行為造成的後果,比如生態浩劫、或放生反而放死,而是全憑行為者是否真心相信這是善行。如果真的相信這是對動物好,那就是善。但若摻雜一絲求名得利的動機,就不是全善,可能是黑白混雜業。這樣的回答當然被我們陸續提問得有點慘,包含我問「善業是否能造成惡業果?」老師說這要分開檢視,個人善業對個人造成的必然是善業果(得到幸福感),但對於環境是否善業果,這要再細細評估,畢竟關係彼此扣連。也有人問:「聽起來,只要保持無知、不須做什麼努力,很容易得到善?」老師也承認,在做這件事(有爭議的事?)之前,當然需要仔細評估會造成的影響。明天老師有更深刻的回應

*佛學:讓內心快樂的資訊
*若人沒有前後世,當好人家大好,但人有前後世,不斷輪迴超累,所以要學佛,知道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在輪迴裡做出對的選擇(△應該就是善吧)

*我們本來都以為:性質、作用,是靠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看到「真」。佛家:一切性質、作用,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產生,必然經施設(施予設定)才存在、抽象化了才存在
-比如「今天」、「現在」,「今天我們在這裡」這句話確實有它的作用,但想要跨越這句話、去尋找「今天」在哪裡、是什麼,你找不到
-「我在寫字」,但「我」在哪裡?我的手ㄇ我的頭ㄇ?
*把它們視作了真,就給了貪嗔機會
*空信(看清事物本質)要認知,還不夠,要反覆練習思維,定在空信:「止觀」
*比量思維→現量思維,漸漸脫離煩惱 (什麼啊

 Q「活在當下」=不用計畫?
 A要能活在當下,需要系統性的思維:長期觀想,將心能停留在快樂而非感到煩惱的當下
*空信≠沒有,也≠虛無(ex「惡業看淡,善業也看淡」X!),因為空信而更應該「有」。沒有事物能自立、不依賴因緣他者,如果有那麼將永遠存在or永遠不存在。(△記者姊姊之解釋:看出本質,但不為所動)

 Q葷與素?
 A看角度。只要不是知道、看到、聽到,這肉是為你殺的。南傳佛教:吃什麼不重要,修心要緊。漢傳佛教:大乘影響,善待他人,有愛不吃。藏傳佛教:屎與肉無異(△吃什麼都是吃XD?)

--

團體討論

 Q編劇做的事是以假亂真,常常穿梭在真假陰陽,這件事我該怎麼對內心解釋?
 A想放空,但空不是沒有(不是虛無,而是本質)--如果能做出更好、正面的東西,讓人可能得到善緣,就是善的。舞台劇朝生暮死,剛才演得熱鬧,立刻就拆了布景,像曇城一樣,精雕細琢得蓋好了,馬上就要推倒變回散沙。

 Q完稿超快樂的。但這樣的快樂可能阻擋我下一個階段,比方這堂佛學課,的心境,那好像就不是佛家所謂的快樂了。
 △危險的快樂?(得意忘形、樂極生悲。)還叫快樂嗎?如果要隔絕快樂、有限度快樂,那為什麼要追求快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象學
 *善業→正義論(定言令式?)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學不是宗教,是哲學

 /蔣揚仁欽

*無差別/無派別畢業(各大教派的學校都待過);哈佛文學院南亞系,修習辯論語言
-達賴喇嘛尊者交代任務:以學術角度分享宗教
-不可能讓70億人都成為佛教徒
‧佛法科學(真相)
‧佛法宗義[見解](解讀真相)
‧佛法教義修行

*苦樂都來源於心理、生理,但心理>>>生理
-誰會有系統的教你「心理如何快樂」?佛教就是這門學問
-「自他相換」是一個平靜的好方式:自己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交換,把原本愛己、排斥、漠視的心態轉換到他人身上

*「Happiness」
-摧毀快樂的情緒:「煩惱」
‧不需理由,自然產生
‧以自我為中心才會產生
‧不爽
‧有幻想能去追求,但容易瓦解 ex貪婪、報復

-與煩惱相對的是非煩惱的善心from keep thinking「真相、理由是什麼?」
*漢傳佛教的回答比較偏傳統道德律令:這麼想就對了,別問太多;藏傳佛教比較偏自願式的啟發

*如何斷除煩惱?:「空信」(△不是虛無,而是看透本質)
-沒有事物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呈現它的作用與性質

【故事模式啟動】
*〈三寶記〉(及其自釋):自己永遠都是一個,但他人永遠都是無數
-愛我執 vs 愛他心 的辯論(△藏傳佛教有個傳統就是喇嘛們辯經)

愛我執:「我的痛苦由我承受,當然要只愛我。」
愛他心:「如果誰承受誰就解決,那年輕的我為何需要努力,以解決老去的我的痛苦?」
愛我執:「年輕與老去的我是同一個我。」
愛他心:「我苦雖然是我承受,但那不是來自苦的本質,而是觀點。--比如兒子受傷的媽媽,自己沒有受傷,但承受的痛苦可能比兒子本人更苦。」

-心力縮小,勇氣就提不起來,任何痛苦都會放大--相反的,若想一切有情眾生,則能使苦清淡;生命體都想離苦得樂

愛我執:「好,愛其他人可以,但為什麼需要連仇人都愛?」
愛他心:「需要認識誰是『真正的仇敵』。即使學佛如我們,仍然會被煩惱控制,何況我們的仇敵?他也是受害者。他之所以選擇與你成為仇敵,是源自於他內心的煩惱,這份煩惱才是你真正的仇敵,而不是那個人。你甚至應該幫助消滅他人/敵人內心的煩惱。」

-煩惱來自於不瞭解空信/真相→那個人是應該憐憫的對,他內心的煩惱才是真正的仇敵

愛我執:「那麼,尊重他就好,何須愛?」
愛他心:「如果以他人反應決定愛--那你為何愛錢?錢不會給你反應。但你會說,因為錢有作用。如果是這樣,那更要愛一切有情眾生,因為因果絲毫不爽:純粹愛別人的當下,就是滿足感、就是幸福感,也累積的福報。--願去除眾生痛苦,願生起對眾生的責任感;它比錢好用。錢還要『買到』才有滿足感。」
愛我執:「但是仇敵會傷害我們,這樣還愛他?」
愛他心:「六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其餘都能自修,唯有『忍辱』,必須藉由仇敵修得。」

-世界佈滿荊棘,不可能找到覆蓋大地的皮革,不如找一塊貼在腳下的皮革--與其消滅所有仇敵,不如消滅視人為仇敵的那顆心。
-偏愛、侷限愛,經由仇敵才轉換成無限愛
-「一切有情眾生」是一片霧茫茫,倒不如直接把最討厭的人抓來當作修練

粗分愛我執:我高於他人
細微愛我執:我與他人無異
vs
菩薩:他人於我之上

*自私沒有錯,但不要用置自己於他人之上來保護自己。若自私是快樂之道,那我們應該愈自私愈快樂。睿智的自私應該是,置自己於他人之下,得到(給自己的)滿足與幸福 ex迴向給討人厭的蛇,忽然獲得了幸福感XD ex觀想把財富分文不剩給Bill Gates,「他已經那麼有錢了幹嘛還給他!」就能捕捉野生愛我執
→苦不是來自苦的本質,而是觀點。所以這個「我」常被愛我執玩弄於鼓掌之間
→可以刻意操作,刺激愛我執浮現,把心頭悶發洩給愛我執

BUT,觀想與行動要搭配,而且要以自然心,歡喜甘願,不要強迫自己立刻傾家蕩產捐給乞丐 or Bill Gates,但想可以大肆,並且一定要持續的想。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面與背影:台灣的同志文學 
 /紀大偉
@飛頁書店

*在美國寫論文只好寫「中+(台、港)」的同志文學
-「我幹嘛要守著中港台的格局,還得把中國寫得很大。他們根本就沒有啊!我凹得非常辛苦。」
-「想唸文學的不要出國了,留在台灣資源還比較多。台灣保留文獻、史料非常多,但看得非常輕賤。」

*台灣很奇怪,很愛出書,很對文學有崇高想像,同志文學從1960年代開始一波接一波;重視本土文學書的國家很少,所以我們見證了「台灣+同志+文學」整組奇妙組合的興起
-台灣為什麼抓著「文學」不放,才是一件令人好奇的事。(論文的)審議委員一直追問「同志是什麼?」但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反而是「文學是什麼?」
-外國學者不理解台灣文學為何老提文學,認為:「台灣應該研究的是政治、經濟、電影啊!」
-不用想研究台灣文學是為了在國際發揚光大,也不用迎合西方的口味,做文學研究是為了我們自己

*台灣學術界有個習慣我不喜歡,但又只好配合,就是一開始就把定義講得很清楚,然後再緊抓這個定義發展;然而一個詞的定義是不斷在時間裡流變的,不是一勞永逸、是多勞不易的(小虹ㄇ?)

*還是只好定義一下「同志文學」:“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同志效果』的印刷品書面體文學。”
-必須用「同志效果」把社會的面向拉出來;顯得不再議作者,也許作者無意,但一直讓讀者讀歪

*「《桂花巷》真的很色,春心蕩漾的有錢寡婦20歲(年?)了還懷孕,還跟女人玩--那她是同志嗎?可以問蕭麗紅嗎?不行啊,蕭麗紅學佛了,恨它、恨這本書。那我要講啊,作者不講我來講。」

*不是具體的「同性戀人事物」,而是「同性戀效果」
ex 《因為愛你》(Carol),兩個女人相愛嗎?沒有客觀證據,但觀者有沒有感覺?
-如果問:「裡面有沒有同性戀戀情或同性戀性行為?」你特偵組或刑警嗎?--為了證據,扭曲了對文學、電影的鑑賞
-江凌青:「電影在幻不在真,文學也是啊,是要給你感覺。」

*郭良蕙《心鎖》講小叔與嫂子跑到北投溫泉旅館(結果出車禍);《青草青青》初中男生們互抓、互看下體。王鼎鈞表示:「清純。」但我覺得到處都同志欸!

*若說「小說是虛幻,因為叫fiction」那為什麼不說日文叫「物語」啊?
-英美在意的、所定義的,不需要成為我們的包袱
-文學的存在為什麼只看作家動態,而不從讀者動態?1950年代台灣報紙上讀者就能看到很色的女同志小說了

*如果二戰日本沒有戰敗、戰後東西沒有冷戰,台灣也許就沒有同志文學一脈了(美國拉攏反共國家陣營所間接導致?沒很懂。)
-因為文學是洗腦工具,美、日相繼裁撤、動搖文學系所,但台灣感謝維護中華民國道統的教授,讓台灣的文學系所得以保留

QA
*為什麼BL好看?因為男人只有在變成同性戀之後才有趣啊。女人和同志都是邊緣、弱勢者,需要藉由扭曲語言、講反話、耍賤來達成目的。要變成同性戀,言行才能破格,突破框架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12-19【「烏有史」的平行/時空:當代台港政治幻想小說】
 /湯舒雯
 @旬印 ANEMOS CAFE

*用意是請大家去看這幾本小說,在這個歷史的時間點會非常有意義;歷史時刻的深刻感應
-挑釁了我們原本對於政治的認知,提供對於我們經歷過的歷史的美學解釋
-〈The Road (not) taken〉:「烏有史」的概念其實是政治幻想小說的一種
-「如果當時不是這樣,那會是怎樣」?

*「烏有史小說」(Uchronia)
Steven H. Silver:
1. 選擇某一歷史時刻的歧異點
2. 對於已知歷史的改變
3. 對於此改變後發展的臆測與檢視--是否具有說服力&啟發性
例:
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
陳冠中《建豐二年》
例:
《雙面情人》(→○趕上電車→※ →●沒趕上電車→◎)
例:
《高堡奇人》(1962)(WW2→美國戰敗→1962)
*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中,彷彿自由獲勝了,但永遠都有惘惘的威脅--到底這世界是更好、還是更壞了?
例:
《台北城裡妖魔跋扈》(烏有+奇幻史)

*未來小說:從未來倒退敘述成為已然的未來,而不是純然的預言:
預設一個遙遠時空(如2030),但寫的是從現在到那個遙遠時空發生的事(如2015~2030發生的事)
例: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1902)
「話表孔子降生後2513年,即西曆2062年……」--投射了其政治理想
-「梁啟超呢、他呢,其實是沒什麼文學才華的人……他就是個政治人。他很知道文學的政治效果、文學的用處在哪裡。」

*中國的第一本政治小說就是未來小說、第一本未來小說就是政治小說,其後迎來未來小說爆炸的黃金十年,全部都反映了寫作者的政治理想與立場--小說在中國發展以來難以「政治歸政治」,但也決定了其侷限
*五四後戛然而止。幾個猜測:
1. 大家都去寫文論了
2. 文言換成白話,作家大洗牌
-一直到90年代後未來小說才開始復甦,甚至21世紀後復甦在台、港
例:
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2005)
朱天心〈南都一望〉(2006)
陳冠中《盛世》(2009)

*中國自古沒有未來小說(只有烏托邦哲學,如老莊)因為沒有線性史觀。明確、清晰的「過去影響現在影響未來」的線性史觀才會發展出未來小說;且晚清十年人心惶惶,無人確知局勢發展,形成想像力的溫床
*而目標一旦明確下來:清朝結束、中華民國成立→五四→北伐→抗日→國共內戰→兩岸分立--政治來得太快了,無暇也無力發展出想像

*「朱天心在印刻上po了……」XD

--

*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
-大瘟疫(SARS)、海峽戰爭後的末日景觀:「狼真的來了」
-並非意在政治,而是偽自傳:我(們)到底為未來做了什麼?
-(我居然)「把你生在這樣的亂世」
-對未來的倫理感漸漸不同於過去的癡漢形態
-太平盛世的經驗匱乏 vs. 戰爭時期的超有經驗?
-倫理感透過戰爭被召喚出來,推到一個極端處境去追問:我們現在夠好了嗎?我們有沒有可能更好,當我們更壞的時候?
-平行時空能召喚出倫理,使我們得以反思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的價值所在、意義所在、有沒有可能更好

*朱天心〈南都一望(:獨立前五年紀事)〉
*「她最近很紅呢(笑)」
-朱天心&唐諾之對談
-「時間是新世紀30年後」
-簡直是語帶恐嚇的小說,那個準備獨立的台灣是一片廢墟--廢都、遷都;南國人/北國人
-擊壤歌的平行時空:反智、反文明、仇外(省)、種族歧視與遷徙、「俱往矣」的文明廢墟
-「世代」之戰也開始浮現在朱筆下:“拒斥現實的下一代”、“紅衛兵”、“不尋根的一代”(「根」當然是大陸)
-《外省人書》:「難忘一督」的33年夢→自我指涉的意味濃厚
*「我自己真的有被她的敘述詭計激怒。」原本以為小說家要來和解、展現出「小說智力」在小說裡更好的你,結果卻看到小說家紮了一個稻草人然後猛攻它

*陳冠中《盛世》(2009)
-推理小說的格局:2013中國,及「失蹤」的一個月

*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2013)
*如果共產黨贏了…
馬來亞人民共和國成立台灣被解放“蔣介石被槍斃”、“台灣省主席為林書揚
-「尋找亡兄」:陳映真、郭松棻
-李關躍(李光耀)「十萬言悔過書」內容全部都是指向現實的、我們現在活著的歷史

*陳冠中《建豐二年》(2015)
*如果共產黨輸了…
*不是真正的倒調「國/共」,而是問:我們只能有一種選擇嗎?
-〈樹森與歐梵〉:願望或平反,讓我們更加痛惜,並見識到政治可已傷害文學到什麼地步
例:
老舍《正紅旗下》
張愛玲
沈從文《長河》、《存者》

--

*當代台灣政治幻想小說
1. 時代文學關係的討論
-「盛世文學」vs.「國家不幸詩家幸」
-「嗨賴賴」(Hi-lite-lite)vs「經驗匱乏者」
2. 政治文學關係的討論
-「關於政治失敗的小說」vs.「失敗的政治小說」
-〈關於漏洞與其它〉(黃錦樹)
-「現實來得太快了」、「這裡敗了」、「賠本生意」
-作家自己為何總視政治小說失敗?:文學是更高級的、可以凌駕政治的;文學有自己的邏輯。那個失敗、漏洞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情願」

*兩次「世紀初」的未來小說
-樂觀 vs. 悲觀(但並非虛無)
-文學高度自治:有自己的行規、審美標準、作家挑戰政治小說來證明自己的能耐--審美高度的積極展現
△中日作家從未因政治狀況而對幹、交惡,例:莫言與大江健三郎的友情,在會議上互相向對方的國家道歉--東亞文人未被好好討論過的「想像的共同體」:超越地理、政治與意識形態的邊界
-「單向度未來」的結束:超英趕美、反攻大陸等烏托邦、某種史觀的終結
-政治小說的「教化啟蒙」功能?(「可能朱天心是要來詛咒大家或恐嚇大家啦」XD)

*小結:當我們討論平行時空,我們討論的是……?
-文學的歸文學,政治的歸政治?--比較像文人的許願
-國家不幸詩家幸?--好像也不是。而且真的要用作家的血淚換取流傳後世的作品?
-政治力曾經極長時間榨乾了中文世界的想像力--讓想像力掌權:小說家的「建國大綱」/「轉型正義」
例: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也許短程的政治進程上真的是具有號召力的口號,但是國民黨倒了以後呢?台灣就會好嗎?下下個目標或藍圖是什麼?
-在很近的政治進程之前,對於更遠未來的想像常被箝制;若後來發生的事實不如期待,很容易有變得犬儒或虛無的危險

--

答客問

*對德國人而言,「我喜歡我的國家」是一句髒話--我們曾經那麼熱愛國家,最後選出了希特勒
-在德國配戴納粹標誌,或者在公開場合行納粹舉手禮,或者公開聲稱大屠殺不存在,是會以現行犯逮捕的
*德國《鏡報》曾經在200X年德國國旗重新出現在球場時報導過:「年輕人是不是遺忘歷史了?他們竟然把國旗又拿出來」
-也許真的有點多慮,但多慮總比遺忘好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9-30 【事變的餘震,小說中的二二八】
 /朱宥勳
 @後門咖啡

1-1.
雄中發生的二二八精彩的程度只需要把發生的事情鋪陳出來就夠了,最適合的方式就是文字RPG,讓你自己觸及人物和引發事件。
1-2.
二二八小說通常沒有在寫二二七和二二八兩天,都只是一閃而過,而它們有一閃而過的原因

2-1.
陳千武和郭松棻
2-2.
日治時期文學傳統(37年才禁用漢文)-1945-國府塑造的戰後文壇(1年禁用日文),文化專業者技能點歸零
2-3.
1945-1947,混沌的兩年:如何建構自己的文化、並和中國接軌?但二二八發生後,這種協商與彈性再也不可能
2-4.
陳千武《獵女犯》:關於死的意象
〈旗語〉象徵性女角「田村京子」突如其來長吻主角:「我真心的祝福你武運長久。」離開的部隊往後看,田村京子打出旗語:我要你們、活著回來……
2-5.
〈死的預測〉(戰爭結束了,兩個台籍兵在新加坡重逢,發現彼此都沒死)
「死神寬恕了我⋯」賴文欽說。
「不,死神遺棄了我⋯」林逸平說。
——帶出了問題:「戰爭中沒死,結果死在哪裡?」
2-6.
〈遺像〉(——寫在事變之後的小說)賴文欽女友為觀點:“「然而她正要去南部的時候,她卻接到了欽亡故的訃音……(被二二八步兵誤殺)」”
〈默契〉(1982)
“林兵長一瞬躊躇了再說:「福爾摩沙被殖民五十年,神經都麻木了,不像你們這麼年輕鬧獨立。在我的故鄉 兄弟們都為了回歸祖國而興奮呢……。」”

3-1.
郭松棻(1938-2005),左翼統派,本省人,保釣旗手;父郭雪湖厭恨中華民國政府,堅決不學中文;保釣後被列黑名單因為左傾,但中共/聯合國聘用;參訪「祖國」後,社會主義幻想幻滅,此後不再發表論述,發表小說〈月印〉轟動文壇;論者都將之分成政治運動時期、小說家時期——但他其實沒有「轉向」,他的作品一直很「政治」
3-2.
〈月印〉(1984)
一閃而過的歷史場景;
郭松棻的男主角十個有八個得了肺病——重要象徵,在台灣一定活不下去,因為太濕太熱,所以必須離開
聽到廣播,「市街戰開始了」,文惠把廣播關掉,把能被做成武器的東西熔掉
3-3.
「敏哥。」突然文惠叫了一聲,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接著,她在心裡傻愣愣地說出了一句:「如果我懷了你的孩子……」
下一個瞬間,她就為這句突如其來的話感到刻骨的羞愧。
*「扶養子女」:贖罪的可能,活下去的理由
3-4.
二二八的恐怖不在事件發生瞬間,而是「餘生」:活下來的人,接下來怎麼辦?
〈草〉(1986)
3-5.
《驚婚》(2012)(2005郭松棻重病過世前後,都由李渝老師經手整理),兩個二二八遺族家族對於結婚的躊躇;父親知道自己為何有陰影,但他們的孩子也有陰影,卻不知為何
「爸,那你為什麼沒有死?」

3-6.
《驚婚》:最初還是最終?
與許多作品有相同的元素:肺病意象,照顧臨終教授,兩人對談的精神分析,角色詠月與幸鑾,害怕生產場景的醫師
——什麼時候開筆《驚魂》?1986年之前、寫到2005,橫跨了他所有的作品
3-7.
永遠少一位父兄……
《驚婚》有一位父親,雖然他廢了。也許郭松棻再多寫幾年,就會開始寫父兄了。“他就會訕訕地說,留給遺族看的。
→就是廢掉了。
3-8.
how about父兄的孩子?(〈雪盲〉:《驚婚》的番外篇?):“你但願自己有超絕的能力沉將下去。沉到底……到底……

4-1.
回到1-2.講的?——[第一個我忘了];死亡當然是最大的傷害,但活著也許有比死更拖磨的傷害;這些小說大部分都寫於解嚴前,所以會用「謎態敘事」[呃不知道是哪兩個字],本體沒有出現,但陰影無所不在。

5-1.
舞鶴〈調查:敘述〉——90年代開始要平反,調查員前去蒐集事件敘述。不可靠、炸開無限的敘事;事件後,我們要怎麼活?活在謊言裡啊,活在最能夠讓我們好好活著的版本啊,國家要調查哪個版本為真?關我屁事
5-2.
*事件只有一次,但餘震的漣漪沒有結束的一天
5-3.
給高中生的話,〈月印〉和陳千武全都不錯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佩嘉
2012年暑期,女書店「女性主義」課程

*feminization of migration
-全球照顧鍊              王宏仁
 ‧有酬:nanny、監護工、護士[中產]  :「階級」 
 ‧無酬:婚姻移民      [勞工]

第三世界資本低落婦女→第三世界有點資本而能移動到國外幫傭的婦女→先進國家出外勞動的婦女

*遷移造成了性別關係的鬆動
-傳統上,男性遷移、女性追隨
-研究上,從「把女性加進去攪一攪」(add and stir,只作為一種變項),到把性別視為一種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
*將家庭視為作出遷移決策的單位,忽略了家庭內(沿著性別)的權力關係
*遷移(漸漸?)作為性別解放的策略:作為女兒、作為妻子,為了掙脫家,與家裡的男人

*婚姻移民
-為什麼通常是女性因婚姻而遷居、而非男性?:從夫居。上嫁下娶、男高女低(教育、階級;國籍)

*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性其實是在台灣階級低落、工作不體面的群體,面對娶回來年輕貌美的女性其實有一定的不安全感;而女性在跨國婚姻中,其實大多是主動地做出婚姻與遷移的決定--她的教育程度在本地可能too high to get into marriage,而遷移也可能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

*缺席的母親
-出國的女性有許多顏面上的壓力,對孩子、家庭只能用物質滿足來代表關愛。留在家鄉的男性面對須代替母職、面對在外養家的女性,於是遭遇了男性雄風的閹割情境(所以小三所在多有?)
*女性是否empower?
-在台灣,或許;但回到家鄉以後呢?
-購置的生財工具(ex Jeepney)多掌握在家中男性手中
-回到家鄉的她們多難再找工作:1找不到工作 2沒辦法接受家鄉的低薪,但是家中的支出依然很高,只好準備下一次的出國
-而出國做照護工作的經驗,返鄉後不太能夠加分(凸顯出「再生產」工作的「無價值」?)

*比較男女性移工
-男性菲勞在中東:被閹割的奴隸
-女性移工:子女的剝奪感、母子的疏離
-跨國父職與跨國母職:父職→養家活口,母職→照護。所以父親只要有寄錢回家,他就不算是失職的父親;但母親既要養家,又要負擔情感的照護與聯繫。--性別分工結構在背後作用著。

*商業移民:台商、台幹多以男性為主
-為什麼?是當地勞動市場的需求?還是性別分工?--拋夫棄子的妻母比丈夫受到的阻力大多了!
-「親密關係的分工」:台灣太太其實是理性的,默許工作在外的丈夫親密關係有所「分工」:有性活動可以,但畫下界線:1非婚生子女 2性病傳染

*制定移民政策時,並非單純的說誰可以來台灣,而是在規範:誰可以成為「我們」的一份子?=這個國族的組成應該是什麼樣子?
*國族=想像共同體
-哥哥爸爸真偉大:生產國家(創立、保衛)
 姐姐媽媽真辛苦:再生產國家(延續子嗣)
-女人是國族(象徵?)鬥爭的參與者:(ㄈㄈ尺?「哈洋_」?「台灣女生很easy」?)

*新台灣之子
-生物再生產:血統不純正?異族身體的繁衍?
-社會文化再生產:「發育遲緩」、「無力教養」→對「人口素質」的擔憂。
-就算真的有相關的疑慮,也可能是來自結構下弱勢家庭的背景,而不是來自「異族」女性的能力不足、甚至基因缺陷

*穿透、模糊國族團體的界線
-前提:「純種」的血統想像
-後果:「混血」、「不良基因」的侵入
-台灣本來就是移民社會、海島國家,本來就經過了一波波的文化衝擊與混雜,才成就了今日的台灣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7
人渣的權利
 /張娟芬
@台大社會系館

*從初居德國、對德國法律的初體驗講起。德國的電力公司有許多間,剛搬進住處的講者必須決定與哪一家簽約,但她決定的電力公司代表只會說德文,講者於是請系上助理代為溝通。助理聽出她的著急,解釋說依據德國法律,只要有人住,電力公司就必須要持續供電。因此即便在前房客的舊契約結束、自己的新契約尚未簽訂的青黃不接期間,仍會有電力供應。
-如果房客落跑、不付錢,蒙受損失的是電力公司,而電力公司會轉而向房東追討,因此在這樣的法律之下,唯一沒有損失風險的是房客,因為德國法律顯然是選擇與房客站在一起,而非另外兩方(房東、電力公司)
-為什麼德國法律這樣規定?因為房客是弱勢--相對於電力公司與房東可能的金錢損失,房客損失的將是現代生活中幾乎一切的居住保障(冬天的暖氣等)

*憲法=政府組成+人權保障。所以憲法的假想敵是:政府
-如何做到?:比例原則
1.目的是否正當?
2.手段可否達成目的?
3.是否有損害較小的其它手段?
4.所失vs.所得是否相當?
-以「納稅」與「(士林王家)都更拆屋」為例
-「公益性」≠多數決;很多的私益加總起來不會變成公益,它們是質(性質)而非量的不同。所以36戶再怎麼樣,都還是私益 

*達賴喇嘛的兩難(如果只有射殺希特勒才能阻止他犯下犯行,射殺與否?)--殺希特勒在這個情境下是正當防衛,但是死刑不是;死刑犯已經被關起來,不能殺人了
-平常對死刑的討論只停留在1.(目的是否正當),卻過不了3.(是否有損害較小的其它手段--有的,關起來就能夠阻止他殺人了)

*憲法:人民與政府的契約
依法統治(重點是依法、不是統治)+權力分立→基本人權
*憲法進入亞洲的歷史脈絡
-台灣人民對憲法的第一體驗是日本的明治憲法(雖然今日看來並不算進步的憲法,因為沒有保障人權的段落)
-康梁(立憲派)聲稱:日俄戰爭日本戰勝是因為有憲法。而當時論述亦可得知:在當時的脈絡下,中國憲法概念之引入,不是為了民權、而是為了民族(強國)
-無論中國、日本、台灣,憲法概念的引入中,最注重的都是「立法權」,因為曾受過君權的統治,民意相對被賦予重視
-然而對「立法權」的強調,卻貍貓換太子似的,變成由上而下的「政令宣導中心」,不再是西方由下而上的民意機構了
 -「民意政治」就是多數決,在多數決中,少數的民意是必須被放棄的。但是,多數決是會犯錯的(比方:激情、偏見、排他、短視)--比方德國的納粹就完全是透過合法合憲的手段取得權力,或者更之前的美國獨立戰爭,就是來自英國國會對無國會代表的美洲殖民地徵稅、又宣戰的決定

*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國會不得立法』限制/侵犯以下權利……」在這裡,憲法的假想敵就是:國會,而國會就是民意機關、就是多數決,而制憲者的意思就是承認:多數決是會犯錯的! --因此,憲法是會為多數決畫下界限的

*憲法的雙重性格:民意政治&反多數決--憲法像金鍾罩一樣把基本人權保護起來,對多數決說:「這你不能碰」

*「基本人權」為什麼=人渣的權利?因為基本人權是非常低度的保障--「吃香喝辣的沒有,只是餓不死」
-講者心中的「人渣之歌」:〈一百萬〉、〈跑路英雄〉/陳昇
-在我們的文化裡,對人渣的描寫和理解是非常欠缺的;我們對於好人、壞人的理解非常機械 
-看待陳昇歌裡的人物,是否可以思考:即便對這樣的人,有什麼權利是我們怎樣也不能剝奪的?

*人民的「憲法意識」才是真正可以約束政府的力量(Isaac Asimov;能不能有一部現代武俠小說,眾派爭搶的武林秘笈最後讀出來是中華民國憲法?) 
-「法網愈密,規約愈加」還是「我被保護了」?人民與法律的關係、情感,有沒有轉換的可能?
-「堅持惡法非法 錢建榮挑戰法律」(自由時報標題)--「愈看愈奇怪,為什麼不說『錢建榮捍衛憲法』?顯然這個下標題者的心中是沒有憲法的」 
*都更:「強拆違憲」1.這是社會運動中少見的訴諸憲法的事件 2.運用的還是憲法中「反多數決」的軸線(而非爭取權利)

答客問

*法官與檢辯雙方應維持等距外交,才能形成法庭中理想的金三角,而不是現今實務上的「兩個打一個」(審檢攻被告)、「審檢不分家」。但現行制度就是讓法官(審)、檢察官(檢)考同一試、受同一訓練、走同一個門進法庭、在同一個建築物裡上班、甚至還會互調職務
-實務上,檢察官常常沒有負起完整的舉證責任,法官要從裁判的角色跳下來,幫檢察官舉證,變成擔任檢方的教練

Q如何定義公益?
A還是只能case by case的論證。或許更重要的反而是:誰負舉證責任?誰來證明其公益性?以都更為例,應該是想要都更者有義務說明其公益何在,並受大眾檢驗;而不是要求不願都更者負舉證責任或積極表述,大眾還譴責受害者 

Q既有文化該如何與憲法反多數決作出連結?
A講者也還在追問,但確實是一個好的方向,論述仍需要被在地化。就有如為何需要重溯憲法進入亞洲的脈絡,就是希望能更公平的看待憲法現況;如:台灣社會似乎仍不能接受政府被削權(相較於西方能夠直接從基本人權著手、約束政府權力),因為有著國家主權的焦慮?這些問題都需要看到台灣處境的特殊性

Q是否把法律的解決力看得太重?
A這方面,有時候覺得法官錯、有時候覺得人民錯(it depends.)台灣社會常把法律當成唯一手段,而法律又只等於懲罰,卻不去想「是不是有別的辦法?」比方社會教育、社會結構

Q法律與大眾之間的轉譯?
A司法公民記者的培訓--其他學門&大眾對法律的見解和觀感,都是珍貴的。擷訊以後再傳播出去,每個人都是小小的轉譯媒體,結合起來的力量可以很大

Q與社會學背景的連結?
A以前談權利,很容易就聽到「天賦人權」、「普世價值」,但社會學背景的人真的很懷疑怎麼會有天生的、普世的(universal)東西?直到讀到Bryan Turner權利社會學的著述:他認為,人權的來源是來自人(作為生命)的脆弱性,因此他人的受苦我們能夠感同身受……講者覺得權利社會學是可以深掘的方向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學生會學術部、台大大陸社
誰來教我「真愛」的可能?

2011.10.18

/賴友梅(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劉敬弘(台灣遊行聯盟)
陳雯隆(同光教會心理師)
羅毓嘉(媒體人、同志運動者)
@社會系館101

-台灣教育裡,「人的存在」弔詭地缺乏

-替自己的愛慾「命名」:完全不知道「男生愛男生」、「同性戀」是什麼,
 也不知道麼回事,直到自己真的愛上男生;但就算翻書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被病態論述給病理化、少數化)

-一個對自己和愛,突然困惑起來的小男孩

-「我跟別人不一樣」感覺的消解--建中作為特例?(階級而導致生命歷程的差異?)

-年齡與(非正統的)性的關係:「去性化」的兒少--
 性是不純潔的、排除青少年對性的認識、兒少是該被保護而不該接觸性的

-人站在多數的那邊,會讓自己感覺安全:
 即便不是、不信,也要假裝

-假裝不存在多與少的對立,並不能讓事情變好

-即使身為多數,仍然能夠嘗試替少數發言

-「尊重」、「包容」只是架空的詞彙




-如千面女郎般的「真愛聯盟」及其藏鏡人:藝名好多--
 尊重生命大聯盟、台灣維護家庭權利聯盟、台灣真愛聯盟;
 發起人都是:齊明先生。

-化名干預公共政策,論述與動員力量不斷增強
-「搞社會運動的,看到你的敵人進化其實有成就感的。」
-宗教團體的真面目沒有票房,所以扮成家長團體

*極右宗教團體的真正目標

-沒有「性取向」:非異性戀是病態性的異常
-將同性戀解釋為後天異常現象,為同志特教化及病理化鋪路
-否定一切性別多元化的事實,性別的定義僅限於男、女
-婚前守貞列為最高道德
-「雙方陣營有資訊/科技落差,還滿讓人可喜的。」

*極右宗教團體的特徵

-堅持聖經字面解釋
-道德議題上全窄化到「性」上面,極少回應其他社會議題
(他們相信貧窮是個人問題--會救濟,但反對社會福利;
 在經濟社會上相當於傾向資本家)
-在全球支持仇恨行為,並積極介入政治遊說

*極右宗教團體的策略

-包裝成「家長團體」擴大社會基礎,實際上全面動員教會資源
偽裝友善,行打壓排擠之實
-以「同性密友期」論述,否定兒少同志經驗(「小時候不懂,小孩會被教成同性戀」),
 進而提出同志教育「特教化」主張
-宣傳「同志=愛滋=亡國滅種」:非同志族群失去對安全性行為的警戒
-扭曲課綱及教材,捏造或斷章取義的方式煽動家長
-積極的政治遊說,從地方到中央

*我們該擔心什麼?

-宗教團體以白手套的方式干預政策
-仇恨行為的正當化
-言論自由的淨化緊縮



-在意的是資源的分配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台文所【台日文學比較研究】課堂討論:

文學文化研究的競逐場--城市、博覽會的政治學
             /陽明大学人社院 蘇碩斌 2011-03-28


●前言
-學者output壓力大,須找到樂趣
-「雜學家」(:班雅明、楊照?)
-社會學最敏感的兩個字:「現代」(modern)
→啟蒙時代自笛卡兒始,「把神弄丟了」
→科學:有神和天使的天空,到無神的、純粹空間的天空
→哲學:天賦人權取代君權神授

-「殖民」不是傷害,「現代」才是對人類最大的傷害
(理性支配、科層體制、都市……等「現代」的禍害)
-「理性抬頭」的社會如何顛覆?從年輕人後現代的無厘頭看見曙光?


-台灣為什麼不喜歡日本的社會學?
 因為以西方社會學的標準而言,其引註不清、自由聯想,近乎「不入流」
→但,嚴苛是幫助我們做學術還是傷害我們做學術?

-日本活蹦亂跳的學術能量
→促成「有想法就趕緊寫出來」

-日本對臺灣進入「現代」的影響最大
-By the way,用什麼角度解釋歷史是我的權利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中注重「現代」,而非「殖民」,有論者詬病。)
-理論與材料不可偏廢

-前現代vs現代的消費型態:進去不一定要買東西(「逛」)
→所以「逛」百貨公司:「需要」從「逛」中來

-社會學書寫背後指涉的兩大陰謀:資本主義&國家

-前現代世界:循環的(如:農業)(所以節慶是重要的)
  現代世界:線性累積式的
 (控制大量事物,從大航海時代始;製造大量事物,才從工業革命始)
→物的大量累積與人的大量流動,如何被處理?(《博覽會的政治學》)

-gaze:視線/凝視--眼見為憑--卻不是見到事實,
 而是其衍生物、中介物,一個symbol
→處理「視線」與真實世界的系統
→透視法(perspective,觀點):「視線的統一」
 →決定「正確」與否(世界的本相),成為後世理性的基礎、
  也是數百年來西方世界統治的態度。權力出現、暴力出現。

-大航海時代:To see is to believe的理性形成的時代
→世界第一次擴張:掠奪時代
→事物不斷累積,不易控制
→所以西方須用symbol理解realities

-耳朵時代處理稍縱即逝的資訊,眼睛時代才能處理線性資訊,才有了邏輯
-(「透視法」:「高貴的視覺」出現)
-博物學的視線:世界擴張才有「效率」

-Foucault:
 16世紀前,事物秩序以類似性(resemblance)做為知識基本構成原理
 17世紀後,林奈的兩名法:〔屬名〕+〔種加詞〕→既有相似性、又有獨特性→類似今日的圖書館、百貨公司
→世界透過一套人為的分類系統而穩定下來   

-世界只有一種(觀看)方式才對,那麼誰決定對不對?:掌握分類學的人(:西方)
→所以我們不只屈服於炸彈,也屈服於那套思維邏輯

-鋼架+玻璃:鞏固了透視法
(班雅明--「拱廊街」的玻璃建物、百貨公司、博覽會……)
-為什麼班雅明這幾年來這麼紅?
→在城市中讓自己迷路;「漫遊者」:不藉由地圖

-看到地圖就形同看到都市,也是同一個邏輯

-殖民(只)是「現代」的遺緒

-既然這世界是符號建構的暴力,我們就用符號反攻回去--
 我們不須總體戰,只要搗蛋就好了

-在這個時代,讓班雅明那樣的人(雜學家?)復活
→且「不要太快成為一個專家。」

-蘇老師自陳:作品中會有理念的純粹性(如:現代不是好東西)
 但生活中仍可能享有現代的便利,並不必然需要捐棄
 只是要反省單一(方向)理性帶給我們的痛苦
(如:目的與手段間的有效性)

-沒有一定的目標,但超越自己

-解消大權力機構,如:國家、資本主義
→越大,即災難的來源

-利用西方理論用在當代社會,日文是很好的進入管道(或韓文XD)
(中國大陸就謝謝。)

-「珍惜每段走過的路。」

-用什麼方法革命?Let It Be!
 不用從符號價值硬是要拉會使用價值,那只會讓它死得更慢,
 應該就讓它BOOOOOOMB~
→但,文學和藝術可用做符號的對抗,因其具有顛覆符號的能力
 只要不變成符號操縱者的附庸

「漫遊者就是布爾喬亞、就是裝腔作勢。」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5-10
想像的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ies)
主持人:曾嬿芬/主講人:Benedict Anderson、
吳叡人
台大社會系、台大意識報;台大二活蘇格拉底廳

親聆大師法言!希望以後可以不用靠翻譯orz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醫學系:《末路狂花》

映後座談:范雲

 20091209

00南方口音XP

01公路電影:人生旅程

02反體制而顯現與其他公路電影差別的《末路狂花》:對這個(父權)體制全盤懷疑

03不相信體系會還以正義(ex對仇恨言論的敏感而致使槍殺),而進入準逃亡

04並未譴責所有男性,但個別(男性)的善意與理解無法解決問題(因為這是體制的緣故)→「紅利體系」:須從制度來改變

05並非女性主義的復仇電影,而貼近兩女主角心理並得以目睹whats going on:從溫馴到以生命作為抗議的悲慘結局--激發反思

06不願道歉的卡車司機(藍領階級男性):一不認為自己有錯,二不相信女人能傷害他

07「物化」:將女體作為慾望客體。使女性對自體感到焦慮

08女性時尚雜誌使女性衡量標準增加:既要會工作、又要是性感媽媽

09許多男性在以男性慾望(為主體的?)社會中,被迫表現出樂於聆聽黃色笑話、買春,以展現男子氣概

10耶魯1968年開始收女學生,圖書館前卻有一張「Women's Table」:以女性陰部為設計概念

11受過強暴的女主角竟還是對男性無法抗拒?(晴灣:塑造Brad Pitt的魅力!)

12看電影就是一種訓練性別敏感度的material

 

 

下次可以阻止哈佛阿嬤蒞臨麼。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大創意設計社:創意‧生活‧做自己

曲家瑞

20091207

*很精采痕好笑因為不學術所以只寫了一些自己覺得靈光乍現的片段。

00「家瑞~

01做個快樂的B段生

02流浪漢/藝術家

03千萬不要模仿別人!技術會隨時間成長,但原創性如果沒有打開,你就只是個一般的工匠

04有錯誤的痕跡才顯得正確的奪可貴

05沒有畫不出來的畫面,因為你沒有拿起筆來啊

06給分是學生跟自己評不是跟別人評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台文所: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

蘇碩斌

20091207

 

[A]

01台北18世紀前:

 ‧真不是個地方:西荷鄭氏時期,幾乎是蠻荒。清初入版圖,只是之於「台灣府」的相對方位,泛指今八掌溪以北

 ‧勉強是個地方:康熙48年(1709),陳賴章墾號報墾起始,漢人主導的農墾社會成形

 ‧台北有漢人集住,「地方」的意義出現,歷史從此開始

02台北的四時期史:先人墾荒/艋舺/大稻埕/城內

03四時期史之四:國家打造的城內

 ‧牡丹社事件後始設台北府:「台北」成為實質名詞,至少有三意義

  。廣義台北府:從今基隆到苗栗

  。狹義台北府:府治/府城之所在,今台北縣市與基隆

  。台北城:沒有防禦作用,僅是「有府便有城」的象徵意義,為艋舺、大稻埕間的新建城區

04四時期之四又引出「兩階段建設論」:國家的積極建設致使清末進入「現代化」......?而國家想統治就能統治?有待反省!

[B]

05不應該這麼簡單:

 ‧帝國時代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由地方社會統治,國家意欲積極卻無能積極,即國家

  摸不著也看不見城市

 ‧地方(place)剷除為空間(space),現代國家才能運行權力

06(演講者)否定四時期線性論、二階段建設論,而是「地方社會」支配市街的發展史。

  關鍵詞:,船頭行為核心

07台北三市街是紳商傳統共同體:清末政治體系設計官府行政末端是吏役,卻誤以為地方自治頂端是頭人(總理、董事)。其實不是,而是郊商與士紳

08中國二段式統治(在台灣也通):中央到縣、縣下由地方治理(族姓、紳商、郊行)

 ‧國家給地方自主權力:郊行裁判有部分司法效力,國家不願也不想直接裁判。

  國家摸不著地方!(地方不均質)

 ‧國家對地方模糊管理:國家對土地、人口都無法直接得知,需透過傳統共同體。

  國家看不到地方!(地方不可見)

09三個市街 到 一個台北:均質化、可見化

10 place/space:「地方」必然有情感涉入,規劃者皆希望視城市為「空間」

11 日治:公共衛生、去彎改直:不可以看不見

12「知識」落實到空間為「統治技藝」

13地方成為空間,以配合國家與科學 ex 1908籌建博物館,原址光緒八年天后宮遭拆除

14物理學、哲學的發展系出同源,皆是(雙元革命後--工革、法革)人面對神的勝利

15空間的利便 vs 地方的驕傲:方便監控/流動/看穿的「空間」沒有人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地方的驕傲」

16「社區營造最後都走入觀光化...都市土地再利用連想都不敢想。資本主義這個敵人實在太可怕了...」ex畸形化的年貨大街

17沒有歷史感的地方:空間。空間沒有意義。「我主張所有東西(古蹟)的留下來,就沒有那麼多高架橋、快速道路,這個城市就會變慢...這就是我想要的。」

18「台大學生這麼凶悍為什麼羅斯福路和新生南路(不確定)還沒被光復?行人拒走天橋地下道、行人回到路面!(天哪這暗合我長久以來的想法)汽車的動力優先於行人的動力,是工業社會的邏輯。」

19媒介高度發展,你不活在此時此地的時空(如手機、網路),「所以我想回到『地方』」

20(文薰老師:網路是個空間,但「鄉民」這種詞出現表示仍然擁有了它「地方」的意義...?)不喜歡網路空間,但可賦予地方意義。然而這樣完全人為的地方/空間,人的傲慢自以為戰勝自然:沒有四季、晴雨、晝夜,人為符號建立的一切終將崩潰(文薰老師:老師所說呼應了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自以為建立了一座巴別塔,可以通天。」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詩社:戰後台北城市文化

湯舒雯

 

1.美軍北投出浴圖

2.假設了台北的本質,仍忽略新移民(族群)的輸血→未來將成為大宗的台北現象

3.東南亞「鄉愁工業」的商機

4.誰的古都?

 ‧台北的原生/混血:台、日、中、美、東南亞

 ‧台北是什麼?真的有本質可言嗎?

 ‧當代台北的亂針刺繡

5.你是什麼人並不是個答案,而是個化約後的說法

6.(往後的台北)將不再是一條路代表、主宰、預言了一個時代,而像一隻捷運節點擴大、行經路線卻消蝕的「變形蟲」

7.「都市」是相對的概念

8.第二紀元‧罪惡的鋼鐵文明→「羅列都市生活的零件」

9.第三紀元‧末日的科幻城邦→「指涉一個更遠的、命定的未來;現在的都市是科幻的前身」

10.《看不見的城市》

11.「文學處理的比較不會是那麼、社會性的問題」

12.一個城市的未來就交給政府去眺望,我們、文學家能做的,可能就是多看一點過去

13.地景變遷常運用的意象:如被刮除墨痕字跡的羊皮紙

14.學姊喜歡有人踢館XD

15.台北的東區、南區、西區、北區的女孩差異→台北身為一成熟城市的象徵?(不確定是不是在講這篇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沙為繩、鑄風成形、以影惑體--談魔幻寫實小說

駱以軍

1.DNA般的《月球姓氏》(雙股螺旋之架構?)

2.「夢裡尋夢」

3.夢是薄膜、連自己都不那麼確定的秘境

4.光線的幻影氣氛:被囚錮的瘋癲妻子、黃昏裡替打著赤膊的女婿以草藥擦澡的岳母...

5.幻術、夢境、小鬼飛入夢的紙窗

6.以影惑體:小說就是幻夢、偷竊而來的影子,卻造成純然本體的惑亂、真實記憶的混淆模糊

7.小說被誤讀為真實

8.邊界的錯置、泯滅,物理現象的扭曲(ex被光線滅頂淹死)

9.時間、死亡的介面

10.「莫言到後來有點炫技噢,...」

11.《百年孤寂》:死亡的百科全書

12.每個創作者都有他世代的侷限性

13.不一定需要「感官的爆炸」、純淨書寫是愉悅的

14.奇幻小說非「寫實」所以不屬於「魔幻寫實」

15.偷渡流年

 

 

 

到中途我直接睡著XD

筆記也十分魔幻XD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斯儉

一(漢人進入新疆經商)黨國資本主義

 1.市場經濟

 2.漢人中心的國族主義

二地緣政治

 1.油管連接中亞:是為主導邏輯、中國政府不可能改變對熱比婭的態度

吳豪人

1.台灣不過擁有眾多人權裡的投票權罷了

2.服膺於中國崛起之經濟利益(威脅?),台灣日本韓國的民主、人權皆在倒退

3.知識份子的寒蟬效應

4.中共的古典暴力與台灣的後現代暴力

范 雲

1.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尋找縫隙

2.熱比婭女兒的存在,致使全片更具皺褶紋理、人性層次,但也更加沉重

3.選擇了噤聲如同選擇了強權

4.「一磚一瓦拆解父權違建」

5.以「看她的故事」向她致敬

6.何謂「民主的理想」?「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去追求想要的人生。」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