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半堂課,劉佩玲老師先介紹不同國家(尤其是地緣鄰近、發展狀況與進程皆十分類近的南韓、日本)對智慧生活科技的願景和政策規劃,從二十世紀末「e」的「電子化」到如今「u化」(涵括ubiquitous、universal、user-oriented、unique四大面向,難以一言以蔽之)產業、政策方興未艾。我很驚訝由於自己的主修以及高中社會組的侷限,竟然沒有發現生活週遭(或說先進國家潮流)早已掀起鋪天蓋地的科技變革,從發展起始的數位化、電子化等訴求,至如今目標與重點三級跳,重新講求以人為本、友善的人機介面、和諧的人機互動,我因此妄自附勢,心想:這大概與我所學(社會學,相當注重「互動」、「關係」、「網絡」等命題)相去不遠,屆時產業發展我或許也可參與一部分吧?

 

老師接著介紹許多前景似乎相當看翹的智慧生活科技產品,一開始是幾種龐大、系統性的智慧生活科技,例如能夠感應火災、地震波的智慧房屋,能夠在警急時刻爭取攸關性命的黃金分秒。接著不乏也有趣味又貼心的革命性商品,若能量產幾乎可以想見席捲傳統用具的神兵利器,例如可輸入醫囑、必要時刻通知家屬的智慧藥盒(但我想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可能會藉機拆毀或將之摔爛,畢竟誰想要一個抓耙仔日夜監督自己啊?還有被人氣急敗壞地灌藥之可能),或是彷彿個人專屬治療師的智慧衣,得依照個人的情緒(血壓、心跳)指導呼吸頻率;能夠感測腳掌壓力的智慧鞋,可以調整自己的站姿與步伐力道。雖說這些產品可能都過於好為人師而導致與智慧藥盒一樣自我毀滅的下場,但也有產品似乎相當人性化:Sleep Coach,睡眠教練。它能夠給予睡眠的小叮嚀(真是太貼心了)、能夠輸入睡眠電子日誌(而不用專門跑到更難入睡的醫院忐忑不安的被檢查),更兼有引導放鬆、環境控制、溫和喚醒的功能。大學以來我也飽受失眠折磨,能有這樣溫柔體貼的科技產品真是一大福音。

 

陳文棠主任的課程則是從實體的科技產品抽離,相對開啟另一個宛如星圖的浩瀚視野。讓人震撼的前言:七色看板與燈泡。很多時候知識過度吸收彷彿真的成為一種「障礙」,比如很難跳脫那樣既有的學科架構、思考/觀察景框。原來明明那麼迫切需要,卻怎樣都無法提高使用率普及率的老人照養科技,用一個免錢、簡單的方法就能替代,而且執行效用良好。不過就是「創意」、就是一個小小新發想,也點出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越來越需要思考、「如何與眾不同」,正好切入陳文棠主任再三強調疾呼的「個體化」。

 

從1970年代消費的時間流河來看,這是個「物慾低迷」、強調「消費者體驗」的「後危機(Post Crisis)時代」,不再由生產者壟斷、宰制,消費者回歸實際需求(needs),樸質生活興起,而非過去受氾濫物質支配的慾望(wants)主導消費。這也在我物人關係的概念裡投下震撼彈。馬克思揭櫫的「商品拜物教」終將走入歷史?這是一個反璞歸真的關鍵樞紐、一個終於開始注重自然環境與精神富足的,「懷舊時代」?所以我終要慶幸,在面對歷史的太平盛世始終感嘆無法躬逢其盛的自己,竟何德何能生存在這個人心劇變(向上提升)的2012大崩壞(大洗牌?)前夕?但願看著前輩一路為我輩、我們這個世代鋪設好的盤旋天梯,自己真能為這個昂揚的時代貢獻一點小小的、無論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e 的頭像
    yee

    逃逸速度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