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台文所【台日文學比較研究】課堂討論:
文學文化研究的競逐場--城市、博覽會的政治學
/陽明大学人社院 蘇碩斌 2011-03-28
●前言
-學者output壓力大,須找到樂趣
-「雜學家」(:班雅明、楊照?)
-社會學最敏感的兩個字:「現代」(modern)
→啟蒙時代自笛卡兒始,「把神弄丟了」
→科學:有神和天使的天空,到無神的、純粹空間的天空
→哲學:天賦人權取代君權神授
-「殖民」不是傷害,「現代」才是對人類最大的傷害
(理性支配、科層體制、都市……等「現代」的禍害)
-「理性抬頭」的社會如何顛覆?從年輕人後現代的無厘頭看見曙光?
●
-台灣為什麼不喜歡日本的社會學?
因為以西方社會學的標準而言,其引註不清、自由聯想,近乎「不入流」
→但,嚴苛是幫助我們做學術還是傷害我們做學術?
-日本活蹦亂跳的學術能量
→促成「有想法就趕緊寫出來」
-日本對臺灣進入「現代」的影響最大
-By the way,用什麼角度解釋歷史是我的權利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中注重「現代」,而非「殖民」,有論者詬病。)
-理論與材料不可偏廢
-前現代vs現代的消費型態:進去不一定要買東西(「逛」)
→所以「逛」百貨公司:「需要」從「逛」中來
-社會學書寫背後指涉的兩大陰謀:資本主義&國家
-前現代世界:循環的(如:農業)(所以節慶是重要的)
現代世界:線性累積式的
(控制大量事物,從大航海時代始;製造大量事物,才從工業革命始)
→物的大量累積與人的大量流動,如何被處理?(《博覽會的政治學》)
-gaze:視線/凝視--眼見為憑--卻不是見到事實,
而是其衍生物、中介物,一個symbol
→處理「視線」與真實世界的系統
→透視法(perspective,觀點):「視線的統一」
→決定「正確」與否(世界的本相),成為後世理性的基礎、
也是數百年來西方世界統治的態度。權力出現、暴力出現。
-大航海時代:To see is to believe的理性形成的時代
→世界第一次擴張:掠奪時代
→事物不斷累積,不易控制
→所以西方須用symbol理解realities
-耳朵時代處理稍縱即逝的資訊,眼睛時代才能處理線性資訊,才有了邏輯
-(「透視法」:「高貴的視覺」出現)
-博物學的視線:世界擴張才有「效率」
-Foucault:
16世紀前,事物秩序以類似性(resemblance)做為知識基本構成原理
17世紀後,林奈的兩名法:〔屬名〕+〔種加詞〕→既有相似性、又有獨特性→類似今日的圖書館、百貨公司
→世界透過一套人為的分類系統而穩定下來
-世界只有一種(觀看)方式才對,那麼誰決定對不對?:掌握分類學的人(:西方)
→所以我們不只屈服於炸彈,也屈服於那套思維邏輯
-鋼架+玻璃:鞏固了透視法
(班雅明--「拱廊街」的玻璃建物、百貨公司、博覽會……)
-為什麼班雅明這幾年來這麼紅?
→在城市中讓自己迷路;「漫遊者」:不藉由地圖
-看到地圖就形同看到都市,也是同一個邏輯
-殖民(只)是「現代」的遺緒
-既然這世界是符號建構的暴力,我們就用符號反攻回去--
我們不須總體戰,只要搗蛋就好了
-在這個時代,讓班雅明那樣的人(雜學家?)復活
→且「不要太快成為一個專家。」
●
-蘇老師自陳:作品中會有理念的純粹性(如:現代不是好東西)
但生活中仍可能享有現代的便利,並不必然需要捐棄
只是要反省單一(方向)理性帶給我們的痛苦
(如:目的與手段間的有效性)
-沒有一定的目標,但超越自己
-解消大權力機構,如:國家、資本主義
→越大,即災難的來源
-利用西方理論用在當代社會,日文是很好的進入管道(或韓文XD)
(中國大陸就謝謝。)
-「珍惜每段走過的路。」
-用什麼方法革命?Let It Be!
不用從符號價值硬是要拉會使用價值,那只會讓它死得更慢,
應該就讓它BOOOOOOMB~
→但,文學和藝術可用做符號的對抗,因其具有顛覆符號的能力
只要不變成符號操縱者的附庸
●
「漫遊者就是布爾喬亞、就是裝腔作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