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Y:「學姐,你有對什麼人或什麼事情
生氣過嗎?(你總不可能修養一直那麼
好吧?)」

學姐:「當然有啊。只是我常常在對人
或對事的憤怒之後,感到更多的反而是
悲哀。(就你會想,這件事他為什麼能
這樣講?理解了他之所以說這種話或有
這種反應--可能是他個人、也可能是
某種社會態度的顯影--你就不會感到
生氣了,而是覺得同情或可悲。)」

2.
學姐:「劉亦我覺得你其實是一個懶惰
的人,只是靠自己一點才氣和小聰明,
就能讓自己(的文章)得到讚譽。」

上線:「我覺得啊,你都在靠天賦做事,
什麼時候才要靠努力做事呢?你對自己
太好了。」

他們都沒有兇的意味,只是相距一年,
不約而同,都對我語重心長。按讚有輕
如鴻毛,有重如泰山。關係也是,情感
也是,言語更是。該在意的反而不是受
教的當下,而是此後,如果我願意再多
盡一分力氣,那會有多厲害。龜兔賽跑,
寓言猶在耳,不想就是我的真實人生。
這世界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厲害的人,
比你還努力。該來許願:不要只是「他
好天才」,而要「他超努力」。我們不
用再去爭相目睹與傳誦天才,反而能找
範本證明自己也可以。與其要說故事,
寧可變成鬼故事,嚇得人屁滾尿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e 的頭像
    yee

    逃逸速度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