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迴路殺手》。

1.
從未來回來的老喬,為了妻子被殺前來報復,但還沒享受人生的小喬根本還不認識那個「妻子」,所以他說我可以避開她、永遠都不認識她,那她也不會成為你的妻子、也就不會因你而死了。老喬說,記憶的清晰來自可能性--這是很有趣的設定--你在人生前段修改了劇情,那來自未來的我本來擁有的記憶就會模糊。是一場老邁與年輕的自己,對於你之所以為你的情感,和記憶的保衛戰。這給我一個近乎思想實驗的提醒:如果一個「你」從未來回來,請把他當成陌生人。都說是「自己」,但「我」的定義就是連綿的記憶,而這兩人護持的記憶大相逕庭;「你」在朝向未來、不斷累積記憶的過程裡,你會漸漸變成另一個人,變成「不是你」。

2.
有人說很瞎,科幻皮,最後拆開還是溫情骨,還是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但如果你對美國社會有一點了解,就可以知道劇情設定其實非常接地氣,尖銳的貼合社會現實。那就是,毒癮、暴力、黑幫、乃至情感能力失落、不能感受和給予愛……都源自於失效的家庭功能。被拋棄的孩子,有親無愛的孤兒,無論怎麼逃亡流浪,終究輾轉在社會底層,或被毒癮控制(像拋棄喬的媽媽)、或受黑道吸納(像喬自己),一代復一代。喬瑟夫高登李維最後說:我看到了,憤怒而孤獨的孩子,搭著火車離開。我看到,他就是我。

無能超脫的無間輪迴,指涉的就是不斷生產社會問題的結構。問題內建於我們之中。這已經不只假科幻真呼喚愛,還假科幻之名,行哲學辯證與社會刻劃之實,忙得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