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底,是多怕被「外面的人」曲解?你捍衛自己信奉的價值還渴望別人認同嗎?(從抗爭到直銷,沒有不同啊,人總是要面對掙脫「認同」的疼痛)
2.
兵分各路而來的群體本來就是異質的,即便衝突也是溝通的一種形式,都比只是這樣就調頭離開、嬌嗔「還是沒辦法喜歡……」來得好。我們在這裡是給你喜歡的嗎?你用喜歡與否來決定救不救國喔?哪門子清高?又是誰有義務來完成你的心願呢?
3.
都多少歲了,還要爸媽首肯,兢兢業業,拉一張大布條報平安。小孩子嗎!只有小孩子在現場嗎?只有小孩子才對未來有責任嗎?「學生就是要好好讀書」我就不回應囉,「等價值觀穩固了再來參加這種活動」我也不回應囉。實在沒有回應的價值啊。但有再三重複、以揭露這有多蠢的價值。
4.
時效性往往源於體制緩不濟急。我想是這一點,讓我傾向行動主義。所以不管煽動和盲動,站出來都比do nothing了不起。表態也很勇敢。思考很重要,但什麼時候做決定?(想財務自由卻當了一輩子的直銷研究者?)不過,這件事以來,我愈來愈覺得所有問題,都歸根於不清楚「我們是誰?」(「台灣」到底是什麼?)--然而在孤立的現況中(偶像劇?上班?逛街娛樂?)尋求認同,無異於緣木求魚。只有回顧歷史,台灣的歷史,才能確認「我們」的範疇和流變。沒有轉型正義教我們是非善惡,使得威權猶有餘緒,永遠有可乘之機。知道我們是誰,才知道我們要往哪裡。這種話好八股吧?但我們從來沒有讀過真正的台灣史啊。
5.
曾經有人提過,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不是任何產業、文創,而是民主。是華人世界的民主燈塔,形成價值高地。確實如此,我也這樣期待。然而此刻,我們只是「為了成為一個人、一個意義上的人」,在街道上退化成一具一具身體……
6.
濟南路上已經不只一個人批評抗爭的園遊會化。物資補給很好,秩序整潔也很偉大。只是歌照聽,覺照睡,馬航持續失聯,我們的身體可以這樣馴服的換來什麼?問題從來是武器不對等,we the people(哈,我們人民)欲對話的對象,根本不具溝通理性。夜愈來愈冷了,我們還被流放在街頭。「暴民」對我來說不是髒話。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漆假的嗎?
7.
「憑什麼我們同志婚姻要全台灣2300萬人同意,但這什麼鬼服貿花30秒就過關了?」
8.
事情發展得太快,到處都有喧嘩與憤怒,每一隻嘴都有待發表。能看見議題在眼前風化;早上的新聞立時成為晚間的歷史。資訊洪流裡,什麼會被沙裡淘金,留存下來?實在也是很值得一路關注、持續蒐證的課題。不知道中間有什麼理路可循?這件事將如何被詮釋?遙遠的以後,集體記憶將如何處理、調度?
- Mar 26 Wed 2014 14:19
[去吧] 八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