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初讀,很喜歡。喜歡她簡約、乾淨的字句,詩意但不破碎。這個秋天再讀,卻覺得一般。不是不好,而是,太多了。底下的伏流太暴烈,表面上卻顧左右而言他,寫得這樣少、確切的描述這麼稀薄。你明明知道有事情梗在那邊,但淨看她寫一些街道巷弄、生活回憶。她把記憶懸宕著,事件被擱置了。留學生活如此寡淡寂寞。但吊掛起來的可不只有她自己,還有明明白白的讀者,殘忍又不忍。
當然,關於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揣測,可能也是僭越的,我們終究不能理解她真實的心情。所有的解讀都只能加上也許。但那個隱隱約約、又昭然若揭的「90年代的東京留學」日子,又的的確確「something there」,像眼角看得真真的鬼。像房間裡眾人都看到了,但心照不宣、一聲不吭的異常現象。她把最重要的事略過不提。也許真的有那最重要的事。也許那事真的是最重要的。也許傷口還在汩汩流血,但她只給你看風啊超市啊信件啊的空鏡頭。而且那是日本啊,是適合獨居,適合摺疊自己、但也被無聲摺進角落的日本啊。我已經不能釐清,那是純粹來自作品本身字裡行間的直覺(作為一個讀者自爽的過度解讀),或者是太多作品以外,流言蜚語、事後諸葛的縫綴與推敲。
作為一個局外人,一名普通不過的讀者,終究不能理解太多事情,只能替她感到遺憾。她的輕描淡寫,仔細一想又這麼驚心動魄。當時壓抑的寫作,乃至於今日來閱讀,即使隔了時光迢遞,都還是不舒服的。這時候又希望自己的揣測,真的是種僭越,真實的情況是她就是厭倦留學生活,就是那些細瑣的雜務、日常的騷動,而不是我們以為的大事,讓她中途棄走。連熱熱鬧鬧的島嶼世紀末都保持沉默。這本書也許是她漫長的療癒過程的一個環節。在《其後》之前,她只能這樣安靜的、繞著疤痕行走,追憶她90年代的青春末期,那個崩壞前最後的光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