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揚仁欽說法筆記@達蘭薩拉 DAY2
/蔣揚仁欽
Q愛自己一點都不行嗎?
A當然可以愛自己,但愛自己的同時要非常小心是不是落入「愛我執」;與其只想著如何愛自己,不如絞盡腦汁去學佛。煩惱來自於不實事求是,包含愛我執。愛我執的特徵:我永遠於他人之上--但憑什麼?
比你好→嫉妒;
跟你一樣→拼命壓制(競爭?);
比你差→輕視
*關於快樂、痛苦的「自然情緒」:想要離苦得樂,須先明白樂因、苦因何在
*主流宗教認為有造世主,並且向這個造物主祈禱,對於離苦得樂非常被動--佛家認為離苦得樂與造物主無關,因為不認為有造物主
-既然(愛我執)是苦因,苦因就要斷
*「主動的」離苦得樂給我們更大的快樂:feel yourself strong(鼓舞人心),操之在你
Q如果我不覺得痛苦呢?
A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痛苦XD--不由自主,心被煩腦操縱,才是真痛苦
*幸福不是來自那杯下午茶、那杯紅酒,是那顆容易滿足的簡單的心。董滿足的人,比較不易受外緣的影響
*沒學過佛法的人,頂多只能做到…(忘了),但不易操控自行--無論順逆,心仍然平穩安定
*如果沒有一套方法,那麼你的幸福將非常被動且脆弱
*「知苦」:知道被煩惱糾纏稱為苦
-真自由:內心自由
-練習討厭愛我執
*遇到困境,馬上反應:這是愛我執造成的--且佛家相信人有前世(且無「開始」,所以說:「無始以來」),所以不只愛我執造成煩惱--前世的惡業,也來自前世的愛我執
*因果不是「種X得X」,應該是「得X種X」,因為太多不確定因素。一果產生不可能來自一個因或有限因,而是無數因:關係彼此環環扣連
*但是大方向抓到,大致可以預測果為何
*如果幸福感增加:學佛對了
Q:佛教團體放生?
*佛教的善惡標準不是來自「身」、「語」行為,而是「義」:只討論動機(善與惡以動機區分,和身與語的行為無關)
*【因】:影響後者的能力
-一切因皆是果,一切果皆是因[果/因→果/因→果/因→……]
*【業】:與人為動機有關的因(心、身、語)(有黑業、黑白混雜業=灰業)
-【業果】:業造成的果
△老師在這題的意思似乎是,佛教辨別「善、惡」並不看行為造成的後果,比如生態浩劫、或放生反而放死,而是全憑行為者是否真心相信這是善行。如果真的相信這是對動物好,那就是善。但若摻雜一絲求名得利的動機,就不是全善,可能是黑白混雜業。這樣的回答當然被我們陸續提問得有點慘,包含我問「善業是否能造成惡業果?」老師說這要分開檢視,個人善業對個人造成的必然是善業果(得到幸福感),但對於環境是否善業果,這要再細細評估,畢竟關係彼此扣連。也有人問:「聽起來,只要保持無知、不須做什麼努力,很容易得到善?」老師也承認,在做這件事(有爭議的事?)之前,當然需要仔細評估會造成的影響。明天老師有更深刻的回應
*佛學:讓內心快樂的資訊
*若人沒有前後世,當好人家大好,但人有前後世,不斷輪迴超累,所以要學佛,知道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在輪迴裡做出對的選擇(△應該就是善吧)
*我們本來都以為:性質、作用,是靠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看到「真」。佛家:一切性質、作用,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產生,必然經施設(施予設定)才存在、抽象化了才存在
-比如「今天」、「現在」,「今天我們在這裡」這句話確實有它的作用,但想要跨越這句話、去尋找「今天」在哪裡、是什麼,你找不到
-「我在寫字」,但「我」在哪裡?我的手ㄇ我的頭ㄇ?
*把它們視作了真,就給了貪嗔機會
*空信(看清事物本質)要認知,還不夠,要反覆練習思維,定在空信:「止觀」
*比量思維→現量思維,漸漸脫離煩惱 (什麼啊)
Q「活在當下」=不用計畫?
A要能活在當下,需要系統性的思維:長期觀想,將心能停留在快樂而非感到煩惱的當下
*空信≠沒有,也≠虛無(ex「惡業看淡,善業也看淡」X!),因為空信而更應該「有」。沒有事物能自立、不依賴因緣他者,如果有那麼將永遠存在or永遠不存在。(△記者姊姊之解釋:看出本質,但不為所動)
Q葷與素?
A看角度。只要不是知道、看到、聽到,這肉是為你殺的。南傳佛教:吃什麼不重要,修心要緊。漢傳佛教:大乘影響,善待他人,有愛不吃。藏傳佛教:屎與肉無異(△吃什麼都是吃XD?)
--
團體討論
Q編劇做的事是以假亂真,常常穿梭在真假陰陽,這件事我該怎麼對內心解釋?
A想放空,但空不是沒有(不是虛無,而是本質)--如果能做出更好、正面的東西,讓人可能得到善緣,就是善的。舞台劇朝生暮死,剛才演得熱鬧,立刻就拆了布景,像曇城一樣,精雕細琢得蓋好了,馬上就要推倒變回散沙。
Q完稿超快樂的。但這樣的快樂可能阻擋我下一個階段,比方這堂佛學課,的心境,那好像就不是佛家所謂的快樂了。
△危險的快樂?(得意忘形、樂極生悲。)還叫快樂嗎?如果要隔絕快樂、有限度快樂,那為什麼要追求快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象學
*善業→正義論(定言令式?)
留言列表